发布时间:2025-08-23 00:28
七里村抗日战斗遗址。
儋州市融媒体中心消息 近日,记者来到了儋州市中和镇七里村抗日战斗遗址。这里,一块块岩石在山坡上巍然矗立,虽已饱经风霜、遍布青苔,但硕大的弹坑依旧清晰可见,仿佛在默默纪念着昔日儋州军民英勇作战、反抗日军侵略暴行的荣光。
“不难想象,当时我们的战士就是利用这些大石头作为掩体,与日寇激烈交战。” 七里村党支部退休“老书记”何可玖向记者讲述着那段浸染着血与火的抗战岁月,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与凝重,“枪林弹雨之中,我们的战士不怕流血牺牲、同仇敌忾、顽强作战,给予敌人迎头痛击。”何可玖感慨地说。
抗日战士雕塑。
烽火岁月:全民奋战 打击日军嚣张气焰
儋州市中和镇七里村位于北门江畔,是一个有着1300年历史的古老村庄。1939年4月16日,对于儋县人民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这一天,日军在白马井登陆后,迅速展开了侵略步伐,儋县大部分地区很快沦陷。5月5日,日军的铁蹄又踏入了光村墟。
当天,为了掩护中共琼崖西南临委机关从白沙塘村安全撤出,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三大队第九中队与光村、振德两乡抗日协会领导的游击中队紧急进驻七里村。日军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出动200余人的兵力,气势汹汹地向七里村扑来。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琼崖第九中队和国民党游击中队没有丝毫退缩,他们联合行动,协同作战,奋起反抗。七里村及附近村庄的群众在得知日军来袭后,也纷纷拿起武器,或是提供后勤支持,或是前来支援抗日队伍,一场激烈的战斗就此打响。
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傍晚,整个七里村都被硝烟笼罩。战士们利用山坡上的岩石作为掩体,顽强地抵抗着日军的进攻。日军凭借着先进的武器装备,不断地向七里村发起冲锋,但每次都被抗日军民的火力击退。“当时的战斗非常激烈,枪声、炮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漫得人都看不清东西。” 何可玖回忆道,“我们的战士非常英勇,他们不怕死,就是拼了命也要把日军挡住。”
当时,七里村妇女、儿童和老人转移至玉蕊林带躲藏,40余名七里村热血青年参加支前战斗,经过一天的激战,七里村之战取得了显著战果,毙伤日军指挥官1名和士兵10多名。这场战斗的胜利,大大激发了儋县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决心和斗志。然而,由于日军的火力过于强大,抗日军民的弹药逐渐不足,为了保存实力,抗日军民决定撤出七里村。
“听我的父亲说,日本侵略者非常残忍,对待手无寸铁的妇孺都毫不留情地杀害。”何可玖悲愤地说,“抗日军民撤出七里村后,我的奶奶惦念着回家取东西,不幸被日军抓住并活活烧死。后来亲人回去找时,尸体形状难以辨认,只能根据牙齿确认出奶奶。” 像这样的悲剧,在当时还有很多。日军的暴行激起了儋县人民更加坚定的抗战决心。
七里村之战拉开了儋县6年抗战的帷幕,影响深远。从此,儋县军民积极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伟大洪流中,先后开展了黑岭伏击战、那大围攻战、水井岭伏击战、白南岭战斗、调南战斗等重大战役,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在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的熏陶下,“老书记”何可玖成年后也成为了人民解放军的一员,曾经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等保家卫国的军事行动,传承发扬着以身许国的光荣传统。“我从小就听着这些抗日故事长大,这些故事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爱国、什么是奉献。所以我长大后也选择了参军,就是想继续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何可玖说。
玉蕊漫步道。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羊文彪 摄
今朝发展:传承红色基因 村民吃上“红色旅游饭”
近年来,七里村积极传承红色基因,修建了“儋州抗日第一枪”遗址,兴办毛泽东夜校、串联东林堂和玉蕊生态长廊等,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2021年,在儋州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七里村以“儋州抗日第一枪”遗址为依托,打造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七里村还兴办了毛泽东夜校,该夜校始建于1969年8月,曾是机关干部下乡宣传毛泽东思想,在一线服务群众、教育群众、帮助群众的教育培训阵地。如今,这里也成为了村里的一处景点,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参观。夜校的房屋门口有两根立柱,柱子上方各有一颗五角星,仿佛在诉说着那个特殊年代的故事。
七里村还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玉蕊林带。抗战时期,这片玉蕊林带曾为村民提供了庇护,如今它已经成为了七里村远近驰名的一道美丽风景。每逢开花时节,玉蕊花竞相绽放,红的、黄的、粉的、白的花朵在枝头摇曳,散发出阵阵清香,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摄影家纷至沓来赏玩、创作。玉蕊林带的存在,不仅让人们欣赏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七里村的农业产业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村里的水稻、辣椒、葡萄、西瓜、芋头等农作物长势良好,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不断注入“活水”。同时,随着农文旅业态的不断丰富,村民也从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村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日子也越来越红火。
如今的七里村,已经成为了一个集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它不仅是儋州市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是海南省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在这里,人们可以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同时也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体验到乡村振兴带来的新变化。
“近些年来,村子里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村子的发展创造了充足条件。” 七里村党支部书记何耀助说,“我们将牢记历史,缅怀先烈,带领干部群众接续奋斗,谱写新时代发展崭新篇章。”(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覃凯 编辑朱建花 校对何石竹 审核陈小马)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
电脑版|手机版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ICP备10200120号-6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