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4 01:01
抗战女兵郭彩妃向记者讲述送信往事。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 黎有科 摄
儋州市融媒体中心消息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记者跟随着市委宣传部有关人员来到南辰农场,见到了96岁的抗战女兵郭彩妃,她轻抚着右膝上那道伤疤,向记者讲述了一段浸透鲜血的往事——一次通往王五镇小千村的生死送信任务。
郭彩妃出生于新州镇大屯村,是琼崖抗日独立纵队第四支队第一大队大队长郭壮强的侄女,在叔叔的影响下,众多仁人志士英勇无畏的身影和保家卫国的信念,在她心里悄悄埋下了种子。1943年底,年仅14岁的她,便加入琼崖纵队,跟着叔叔参加抗日,成为了一名后勤女兵。在部队里,她虽然不像其他战士一样冲锋陷阵,但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战士们挑粮食、运送物资等,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而让她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郭壮强交给她一项任务——与战友将一封信送到王五镇小千村的部队手中。
送信途中,郭彩妃一行遭遇战火,在炮火硝烟中艰难穿行。然而,就在距离目的地不远的地方,敌人的子弹袭来。“我的同伴……就在我身边倒下了,再也没能站起来。”郭彩妃回想往事,声音哽咽。巨大的悲痛尚未平复,一阵钻心的剧痛穿透了她的右膝——弹片击中了她。她重重地摔倒在地,鲜血迅速染红了身下的泥土。任务未竟,战友牺牲,自己也身负重伤,这位年轻的姑娘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可剧痛的撕扯与悲恸的锥心,都没能让郭彩妃松开怀中的信件。她强撑着疼痛,拖着伤腿,用尽力气,紧紧护住怀中的信件,艰难爬行。“当时我脑子里就有一个信念:我爬也要把信送到。”郭彩妃说,就在体力即将耗尽之际,远处终于传来了呼喊声——救援部队及时赶到,将她从死亡的边缘救回。
也正因这份不放弃的坚持,当救援部队将她救回后,那份被她用生命守护的信最终安全送达小千村守军手中。这场战斗,让郭彩妃永远失去了并肩作战的伙伴,她的右腿也留下了伴随终身的印记和永恒的伤痛。
如今,郭彩妃与儿子吴开创住在那大镇南辰农场,儿孙孝顺,日子过得安稳舒心。回望那段烽火岁月,老人凝望远方,声音里裹着颤意,泪水顺着眼角的皱纹滑落:“我活着回来了,如今日子过得很好,亲眼见着这太平盛世,真好啊……可我的战友,却永远留在那场战斗里了……”
站在母亲身旁的吴开创,目光落在母亲膝头那道承载着烽火记忆的疤痕上,声音低沉而坚定:“我们今天脚下的和平土地,头顶的安宁天空,是千千万万像母亲和她的战友们一样的人,用青春、鲜血和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换来的。铭记,是最好的致敬;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让牺牲不被辜负。”(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符武月 编辑朱建花 校对王丽华)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
电脑版|手机版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ICP备10200120号-6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