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0 23:45
村民聆听抗日战争故事。
儋州市融媒体中心消息 “大家看,这棵母子连体大榕树,虽然历经几百年风雨,依然矗立在小千村,为啥要叫它‘将军榕’?不是因为树长得威风,而是它亲眼见证多位琼崖纵队的将领在这儿议事。今天,我们讲讲这榕树下的烽火故事。”8月7日,阳光透过浓密的榕树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退休教师符赐钱的声音在王五镇小千村“将军榕”下回荡,村民们围坐聆听,目光落在这棵几百年树龄的母子连体大榕树上,仿佛穿透了时空,回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王五镇小千村。
将军榕。
烽火岁月:“将军榕”下的抗日传奇
1938年,中共儋县县委委员、宣传部长吴明来到王五镇小千村,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他走进村里的私塾学堂——兴贤堂向村民们讲述着抗日救国的道理。村民们聚精会神地听着,眼神中渐渐燃起斗志。在吴明的组织下,村里青年成立同心会(即同结一心、一致抗日)。
1940年夏天,小千村成立了由站长符玉光,交通员陈宝光、朱冠珍组成的交通站。革命的火种从此在小千村熊熊燃起。
不久后,中共儋县第一区(新州)委员会书记王茂松(王昌)来到小千村,筹备建立党支部。据《中国共产党儋州市组织史资料》,1941年3月,中共小千村临时支部成立。次年11月,正式成立中共小千村支部,小千村人符贤担任支部书记,符焕、陈大才任支部委员,支部的党员还有符独青、符玉光、黎光,他们6个人成为小千村党支部的首批党员。另据小千村村民所述,中共小千村支部成立于1939年。
党支部成立后,抗日的热情在村里愈发高涨。积极发展党员,带领高千村、瓦田村、陈坊村等周围村庄群众参与抗日活动,加入儋县抗日救亡的洪流中。符志强是小千村的第二批党员,他用儋州山歌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支部号召民奋起,捐款买枪户户予。捐得大洋五百个,买七支枪在近期。”“整个小千申正义,抗日不受外寇欺。报名上阵人不少,连夜小千升战旗。”
到了1941年春,中共儋县县委驻地转移到了小千村,这里一时成为了儋县的革命中心。县委书记李汉和谢凤安、吴明、张绍箕、林王精、羊城高等县委委员在小千村领导儋县抗日大业,并与小千村群众共同生产生活。村里有一块田被称为“吴明田”,其取名就是因为吴明曾经在这块田里耕作生产粮食。中共儋县县委驻在小千村约有一年之久。
1943年9月,在中共儋县县委领导全县抗日军民进一步巩固抗日根据地的背景下,兴贤乡抗日民主政府在小千村成立,乡长为陈卓良(后由朱世传、符贤继任)。
这年的一天,小千村党支部侦察到日军有一支部队从大星转移到王五墟,路经小千村南面黄泥沟的大坟墩。获知情报后,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四支队第一大队大队长潘江汉率一个中队到小千村作战斗准备,晚上趁着夜色,由小千村群众带路到大坟墩设伏。据《儋州红色之旅》一书记载,天亮时分战斗打响,共击毙敌军10多人,缴获步枪10多支和一批物资。战斗结束后,潘江汉率部撤回小千村。当天下午,日伪军100多人从新州前来围攻小千村进行报复,小千村群众配合部队击退了敌人的疯狂进攻,打死打伤日伪军10多人,缴获枪支弹药一批。这一仗体现了军民团结的伟大力量。
在抗战时期,小千村可谓是儋县抗日的一块稳固后方,不仅是中共儋县县委开展革命工作的重地,也是革命部队休整的好地方。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许多琼崖纵队的将领都曾来到小千村。庄田、马白山、符志洛、符志行、符荣鼎、潘江汉、郭壮强、李维唐等多位将领,都曾在“将军榕”下,与儋县的革命领导人一起研究作战方案,制订战斗计划。为了纪念这一段光荣岁月,小千村的百姓亲切地将这棵母子连体大榕树叫做“将军榕”。2008年12月,“将军榕”碑由小千村当地群众集资修建。
抗日战争时期,小千村及周边村庄不仅承受住敌人带来的重大财产损失,甚至有10多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小千村的符焕、符贤瑞、黎应秋,瓦田村的周候相等4人被追认为烈士,他们的英名永远铭刻在村民的心中。
海南王五牛畜牧业有限公司。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 羊文彪 摄
今朝发展:产业兴村的新图景
岁月流转,如今的小千村,早已褪去战火硝烟,换来了村民的安居乐业,更焕发出勃勃生机。干净整洁的村道四通八达,房前屋后绿树成荫。那棵“将军榕”依旧枝繁叶茂,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幸福与安宁。村民常围坐在榕树下拉家常、忆往昔,孩子们则在树旁追逐嬉戏,一张张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那段镌刻在“将军榕”年轮里的抗日记忆,始终是小千村人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它提醒着人们,今日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红色基因在这里代代相传,奋斗精神在新时代愈发昂扬。
近年来,小千村党支部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带领村民增收,让革命老区焕发新活力。2020年,党支部书记周耀东带头流转土地,种植约600亩菠萝蜜。如今,郁郁葱葱的菠萝蜜树长势喜人,将在春节前大量上市,基地还吸纳周边村民就近务工,让大家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与此同时,海南王五牛畜牧业有限公司、小千村大米加工厂及育秧中心项目陆续落户,给产业发展注入生机,其中海南王五牛畜牧业有限公司项目已完成主体建设,公司生产区占地142亩,初期将养殖海南本地小黄牛,经品种改良后主打安格斯牛,打造海南牛肉产业标杆。项目投产后,可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拓宽增收渠道。小千村大米加工厂及育秧中心项目也正在推进建设。
从烽火岁月里军民共守的抗日堡垒,到如今瓜果飘香,小千村人带着革命先辈的奋斗基因,在新时代的田野上续写着增收致富的新篇章,让革命老区的烟火气里,始终洋溢着奋斗者的气息。(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符武月 通讯员符秀山 编辑朱建花 校对王丽华 审核王诗波)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
电脑版|手机版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ICP备10200120号-6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