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05 08:43
眉山市青神县国际竹编产业园区
儋州市融媒体中心消息 “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苏东坡笔下集君子美德于一身的“竹”,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领域却具有特殊的意义。而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正是靠着“半城山水半城竹”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竹林旅游和竹编产业,持续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群众走上致富路。
在青神县举办的竹编工艺大赛现场。
竹子作为一种快速生长、可再生、可降解的资源,是替代塑料的绝佳选择。“以竹代塑”不仅是一项环保行动,更是一次产业机遇。
在青神斑布健康竹产业园,斑布纸业浆板生产车间拥有目前国内制浆机械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生产线,日生产浆板600余吨。据了解,每吨620元的原竹,通过制浆加工,可制成每吨1万元的竹纸,价值增长了16倍。从浆板中提取竹纤维并二次分解,成为斑布的核心竞争力。在青神,不仅龙头企业加大技术攻关,政府也搭建平台,扶持科技成果转化,带动更多群众就业实现增收。
青神县工艺美术师郑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竹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青神县,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有竹子。我们主要用竹子编一些平面竹编、立体竹编、瓷胎竹编等等。现在每个月收入大概有5000元。我自己最擅长的是编织平面书画,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平面竹编。青神也是因为平面竹编而闻名天下。”
游客在参观青神县竹产业展览。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青神县已有1400多年的置县史,是四川省竹资源分布重点地区,因古蜀王蚕丛氏“着青衣教民农桑,民皆神之”而得名。当地竹编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700年,青神先民便种竹、用竹,利用竹子编工具养蚕致富,这一技艺流传至今。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青神竹编就从普通的生活工具演变成为艺术品,竹产业开始向竹纸、竹文创、竹生活用品等业态延伸,竹产品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为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青神县将竹作为弘扬东坡文化的重要载体、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通过植一片竹林、造一张竹纸、编一根竹丝、办一场竹会等方式,推动竹产业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仅2023年,全县竹产业就实现产值80亿元,以占四川省1%的竹林面积,创造了全省10%的竹产业产值。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黎有科 洋浦电视台记者邓晓龙 摄
据青神县竹编产业园区管委会产业发展部部长宋焰红介绍,青神竹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目前青神县拥有竹产业从业人员1.5万人,他们通过种竹林、编竹丝、造竹子、开竹会来增收,每人每月可从中获得2000元的收入。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竹代塑”产业体系。青神县依托丰富的竹资源,抢抓“以竹代塑”机遇,实施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生态培育,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县竹林面积达20万亩,竹产业综合产值80亿元。未来,青神县将持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巩固提升国家级竹林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成效。计划到2035年,引进培育竹规上企业10家,构建完备的“以竹代塑”产业体系,“全竹”产业链不断完善,竹产业综合实力保持全国前列。
在谈到未来竹产业的发展时,宋焰红表示:“竹产业是青神的特色产业,下一步我们将全力完善竹产业发展链,把青神打造成为全国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竹艺名城。”(洋浦电视台记者邓晓龙 儋州广播电视台记者何永慧 编辑王竞)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
电脑版|手机版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ICP备10200120号-6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