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17 17:21
朱荣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琬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夜色下,明月映照,儋州话文读音吟诵传承人朱荣身穿古装“化身”东坡,用儋州话文读音吟诵诗句。韵味十足的吟诵声此起彼伏,盈满东坡书院各个角落。
吟,是哼唱之意;诵,是抑扬顿挫地诵读。被誉为“诗乡歌海”的儋州,自古翰墨飘香,文人习惯用儋州话文读音吟诵、创作古诗词文章。
2023年底,“儋州话文读音吟诵”入选海南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对我们传承儋州话文读音吟诵的人来说是莫大的鼓励。”朱荣感慨道。
长期以来,朱荣奔走在抢救、整理、传承和发展儋州话文读音吟诵的道路上,致力于将传承的接力棒传递给更多后辈。
“文白异读”儋州话
什么是儋州话文读音吟诵?很多人闻所未闻。即使有人略知一二,也很难解释清楚,只觉“像唱又像念”。
“要了解儋州话文读音吟诵,首先要从‘文白异读’说起。”朱荣介绍,“文白异读”是汉语方言中特有的现象,指的是一些汉字有文白两种读音。其中,文读音多用于读书或书面语,俗称读书音;白读音用于日常交流,又称说话音或口语音。
著名语言学家丁邦新在著作《儋州村话》一书中说,儋州话最大的特点在于文读音和白读音在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都各有不同,具有文白两套相对完整的音系。在儋州话中,几乎每一个字都有文白两个读音,这在全国方言里是十分少见的。
早在民国以前,儋州的学校就采用儋州话文读音进行日常教学,读书人都能掌握其吟诵技巧。如今,儋州话文读音大多只用来称呼人名、药名、地名和吟读诗词对联等,面临即将失传的危机。
“我认为自己有义务让更多人了解这个省级非遗项目。”从小跟随爷爷学习文读音的朱荣,将他和文读音的缘分归结为“家学传承”。多年来,他在各地演出、宣讲,用儋州话文读音吟诵古诗词文章,并在儋州广播电视台开设了《诗乡歌海》节目专栏。
如今,年轻一代中,了解儋州话文读音吟诵的人越来越少,朱荣就想方设法运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推广。他自学拍摄剪辑技术,玩起短视频,除了发布一批自己吟诵的作品外,还邀请掌握文读音的老人面对镜头吟诵。
“用文读音吟诵诗词,可以把人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高低顿挫的吟诵声调能让诗词更具有音乐美。”朱荣说。吟诵时,诗文中的画面是动态的:你能感受到“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豪迈壮阔,感受到“笛声依约芦花里”迎面而来的悠扬旋律,感受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恬静淡雅……
“原来古诗词还能这样念”“读起来朗朗上口,太有意境了”……朱荣的短视频发布后,网友纷纷留言互动,让他感到很欣慰。省外不少吟诵爱好者还主动找上门,邀请朱荣在直播间连麦,向更多人展示儋州话文读音吟诵的独特魅力。
且吟且诵育新人
在保护和传承的道路上,朱荣深刻意识到,传承要从娃娃抓起。从2006年起,他就在儋州市丹阳学校担任国学课老师,并将儋州话文读音吟诵列入教学内容之中。
教室里,朱荣站在讲台上声情并茂地吟诵,学生聚精会神地聆听学习。“用儋州话来吟诵古诗,很新鲜也很独特,希望学校以后能多开设类似课程。”儋州市丹阳学校学生符彪光说。像符彪光这样深受触动的学生不在少数。如今,在朱荣的抖音账号评论区中,还有网友留言:“您是丹阳学校的朱老师吗?我以前在学校学过文读音。”
此外,在儋州市老年大学,朱荣还收获了一大批老年学生,“曾经教过我的老师,现在成了我的学生”。在他的带领下,老年学员们相聚吟诵,声音或高亢,或低沉,余音绕梁。2021年,儋州市吟诵协会成立,朱荣担任会长。“目前登记在册的会员有60余人,年纪最大的90岁,最小的是在读大学生。”朱荣说,近年来,协会成员深入基层,宣传推广儋州话,“希望把儋州话吟诵发展成当地一张新的文化名片”。
“我想编撰一本字典,方便人们了解、学习儋州话文读音吟诵相关知识,学习时不再是简单模仿,而是能够在掌握规律后做到举一反三。”朱荣说。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联系邮箱:dzzfbxxgkk@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
电脑版|手机版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联系邮箱:dzzfbxxgkk@163.com 琼ICP备10200120号-6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