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梁振君 李磊
见习记者 林晓君 通讯员 刘华
今天12时许,儋州市中和镇卫生院,暴雨如注。
符佩萱平躺在卫生院的床上,安静得犹如一池春水。窗外雨声嘈杂,绵绵长长,下得许多人心也烦躁了起来,但她似乎波澜不惊。“哇—哇!”躺在她身旁、昨天才出生的儿子的啼哭声打破了房间的寂静。“乖—宝贝。”符佩萱连忙侧过身子,用手掌心轻轻抚摸儿子的头。坐在一旁的外婆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抱起外孙子并用奶瓶喂水。
就在昨天,因为连降暴雨,符佩萱所处的中和镇板桥村通往外界的出口全部被洪水围困,进出村道路的水深已达近2米,人车均无法通行,板桥村已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孤岛。符佩萱还挺着大肚子,而且昨日恰好就是预产期。“被洪水围困在家里,都快紧张死了。”她说。
16时30分,在村里老人帮助下,符佩萱顺产下儿子,重5.8斤。
雨越下越大,洪水水位不断提升,符佩萱的丈夫见势不妙,急忙给中和镇政府打电话,请求救援。当地政府接报后,一面向有关方面求救,请求派冲锋舟支援,一面拨打120,由中和镇卫生院派出救护车。
儋州人武部闻讯立即调派冲锋舟,利用担架将符佩萱母子二人转移到清塘口,与在此等候的卫生院救护车展开无缝对接。
“那时候雨还很大,大家小心翼翼地抬着担架,力求步伐一致,小步慢走,避免颠簸,将母子二人抬上冲锋舟。”当天参与救援的救护车司机魏小彬说,“为了不让母子二人被淋湿,有位救援人员甚至将雨伞尽可能往母子二人倾斜,自己却全身湿透。”约摸半小时后,符佩萱母子二人终于脱困。
卫生院离清塘口很近,车行几分钟就到了。17时17分,在卫生院门口待命的护士郑秋清和同事动作利索地将母子二人接到治疗室,并给予断脐等检查处理。“母子二人的身体状况都很好,小孩很健康,也很可爱。”郑秋清说。
雨还在下,但符佩萱的脸上写满了幸福。“要不是政府用冲锋舟及时将我们转移出去,还不知道结果是怎样。”她感激说道。身旁出生才一日的儿子,微微睁开的双眼满是好奇。生命,有风雨,才见彩虹。(本报那大8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