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13 00:30
儋州市融媒体中心消息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中和镇东坡书院、七里村委会美丽乡村等景点迎来了大批游客,游客参观东坡书院,感受东坡文化魅力,穿行在七里村玉蕊林的栈道上,享受着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份舒适惬意得益于近年来中和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所带来的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近年来,中和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绘就了一幅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画卷。
做实产业文章,点燃乡村振兴“新动能”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镇,中和镇农产品资源丰富,凤梨、西瓜、菠萝蜜、辣椒等传统农产品备受市场欢迎。如何使丰富的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中和镇实践的答案是:立足本地特色优势,强化企业带动效应,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擦亮特色产业品牌,推动产业做大做优做强,充分发挥特色产业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近年来,中和镇充分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积极流转土地,大力招商引资,培育产业品牌,先后引进海南林枫堂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海南金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七里果然多水果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农业企业,集中连片发展种植业,其中凤梨、泰国金椰、越南红菠萝蜜、火龙果等热带水果种植3000多亩,沉香、凤凰木等精品苗木种植380亩。海南金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的2100亩水果基地,还被海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现代产业园”荣誉称号。
特色产品立住脚、基础夯实后,中和镇聚焦“产业延链”,推动农业向种植、加工一体化方向发展,带动周边村民务工就业。
近日,记者在海南金通农业公司承包的火龙果种植基地看到,有的工人正在郁郁葱葱的果林里耐心地除草、浇水、施肥、剪枝,有的工人正忙着将包装好的火龙果产品装进礼盒中,然后装车发往全国各地。海南金通农业公司负责人范锦江自豪地说:“去年基地的火龙果、百香果销售收入就达1820万元,今年产量和收入不会低于去年。”
家住基地附近的农户符天智已经在基地工作了3年,每天,他与妻子早早来到火龙果种植基地工作,俩人共同负责照料火龙果20多亩。每月可领到8000多元工资,如果管理得当、果子产量提高,他们还可以获得额外分成奖励。“稳定的就业使我们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夫妻俩说。
厚植文明乡风,培育乡村振兴“精气神”
全镇开展乡风文明“七个倡导”活动,推广积分制示范村,强化“红黑榜”宣传,中和镇在乡风文明创建的路上也从未停歇……
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环境整洁干净;主题鲜明、通俗易懂的各类文明创建公益广告随处可见;村民积极参加志愿活动,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如今,行走在中和镇各村委会的大道小路,一步一景,都让人感受到文明新风尚的魅力。
该镇实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行动,已完成对12个村(居)委会体育设施进行维修改造及村规民约的修订,倡导崇尚科学、移风易俗,有效遏制封建迷信、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现象,实现对移风易俗和城乡环境整洁的自我管理,营造提升村级文明、共建和谐家园的良好氛围。全镇共建成12个村(社区)文化室,通过组织业余文艺宣传队开展“送戏下乡”文艺汇演,让村民业余活动内容不断丰富。
“我们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成立乡村治理组织,借助开展‘乡村振兴党旗红’契机,进一步锻炼和打造素质高、本领强的村级干部队伍。我们进一步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全镇以开展乡风文明‘七个倡导’活动为抓手,积极推广出黄江、七里2个村为积分制示范村。同时,强化‘红黑榜’宣传栏作用,每季度公示道德评议结果,引导农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中和镇人大主席薛茂畅说。
立足绿色生态,擦亮乡村振兴“新底色”
“现在村里的环境是一年比一年好,门前屋后干净卫生又整洁,出门遛个弯整个人感觉心情特舒畅。”中和镇黄江村委会赵景文乐呵呵地说。
放眼黄江村委会,整洁干净的道路,村民在古树下休息,清澈碧绿的北门江畔时常见到前来钓鱼的人;在七里村委会,玉蕊花含苞待放,种种景象,构成一幅田园如画生态浓,乡村振兴入画来的生态绿色图景。
以上这些美丽宜居的人居环境,只是中和镇乡村面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镇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开展环境整治、厕所改造、民居提升、河流治理等工作,为所有村庄配备了保洁员和卫生巡查员,定期巡查污水排放、垃圾清运、粪污清掏等问题,以实际行动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管理制度,不断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有了“里子”,如何利用发展?对此,中和镇立足实际,整合东坡书院、七里村等文明实践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资源,以“研学+党史+文明实践”形式,做活文化文章,做强生态文章,不断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玩,努力把绿色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最终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将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转化为发展的底气。在用好优势基础的同时,谋求乡村振兴创新升级。”中和镇党委书记李昌蕃表示,下一步,中和镇将结合自身特点,科学高位谋划,深挖人文底蕴、生态禀赋、产业特色,以点带面,形成“产、城、人、文”相结合的融合式、组团式发展格局,全力打造“书香中和,和美乡村”。(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丁子芹 编辑李晓晖)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
电脑版|手机版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ICP备10200120号-6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