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10 10:30
关于2021年儋州市市本级决算(洋浦)
的补充报告
2021年,洋浦经济开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中央12号文件和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抓好新冠疫情防控和自贸港建设工作,以“快、准、实、好”的工作作风积极推进自贸港总体方案落地实施。2021年,财政部门在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强化收入征管,培育涵养税源,配合招商部门做好招商引资,细化财政预算管理和预算执行,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重点工作,较好地发挥了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和保障作用。
一、 预算执行情况
(一) 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洋浦经济开发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5,484万元,比上年增加49,217万元,增长13.81%,完成调整预算的109.54%,加上上级补助收入325,486万元,上年结余资金20,958万元,调入资金3,00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1,000万元,一般债转贷收入40,000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855,928万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0,587万元,比上年增支7,353万元,增长1.26%,完成调整预算的95.79%,加上上解上级支出19,447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7,858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13,325万元。收支相抵,一般公共预算年终结余结转114,711万元。
(二) 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洋浦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17,567万元,比上年减收45,801万,下降72.28%,完成调整预算的103.26%,加上上级补助收入5,027万元,上年结余18,588万元,专项债转贷收入133,000万元,政府性基金总收入174,182万元。全区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91,531万元,比上年减支30,592万元,下降25.05%,完成调整预算的53.80%,加上调出资金3,000万元,政府性基金总支出94,531万元。收支相抵,政府性基金年终结余79,651万元。
(三)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洋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34万元,四舍五入后为0万元,与上年持平。
(四)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洋浦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48,133万元,支出51,589万元,收支相抵,2021年洋浦社会保险基金当年结余-3,456万元,加上年滚存结余(剔除企业职工养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由省级财政统筹管理)86,796万元,2021年末社保基金滚存结余83,340万元。
2021年,洋浦经济开发区部门收入(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下同)达到481,472万元,比上年减少88,952万元,下降15.59%。部门支出498,667万元,较上年减少55,562万元,下降10.03%。
(六)“三公”经费支出汇总情况
2021年,我区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三公”经费支出合计568万元,比上年增加5万元,增长0.84 %,其中,因公出国(境)支出0万元,与上年持平,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各部门因公出国(境)交流取消。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95万元,占“三公”经费比重为34%,较上年减少9万元,下降4.43%;公务接待费213万元,较上年增加13万元,增长6.37%。从近10年三公经费增减趋势来看,因公出国(境)费、公车购置费、公车运维费、公务接待费支出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在较小范围内波动。总体上,2021年我区按厉行勤俭节约的有关要求,加强“三公经费”制度建设,完善相关经费开支标准,在保证“三公经费”预算总规模比上年只减不增的基础上,强化“三公经费”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主动压缩“三公经费”支出,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自贸港建设最需要的地方。
(六)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精神,洋浦财政持续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一是做好项目事前绩效评估,进一步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关口前移,减少无效资金投入。按照“职责—活动—项目”三个层级,重新归纳整理预算部门职责,做到了预算部门全覆盖。二是持续开展绩效运行跟踪监控工作,将各单位1,261个项目,73.24亿元资金全部纳入绩效执行跟踪监控范围,做到了资金全覆盖。三是组织开展2020年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共评价项目共402个,涉及金额39.97亿元,同时将非涉密自评报告全部公开。四是组织开展部门绩效评价工作和项目财政评价工作,开展部门绩效评价32个,涉及金额14.79亿元,做到了预算部门全覆盖。五是抽取18个重点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价,覆盖工程建设、民生扶贫、设备购置、医疗卫生、政策扶持、就业等领域。
二、 2021年主要财政工作情况
2021年,洋浦财政部门在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洋浦2021年工作会议精神,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强税源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坚持积极稳妥、量入为出、有保有压的原则,通过调整年初预算、压缩一般性支出盘活存量资金、争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和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转贷)等方式,在做好“三保”的同时积极保障工委管委会确定的重点项目支出,做到全年收支平衡,收支规模稳步增长,保障了地方经济发展、民生水平、招商引资、市政建设等重点工作稳步向前。
(一)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强财源建设
一是借助自贸港政策,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21年结合已出台的自贸港政策,由财政部门牵头制定了商贸业、建筑、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扶持政策,借助招商引资平台积极推广政策,引进了一批加工增值、贸易结算、跨境电商、交通运输、先进制造业和石化产业延伸链企业,引进企业在2021年逐步形成税源,全区贸易结算类企业和交通运输类企业营业规模增长明显,贸易结算类企业2021年地方财力贡献105,180万元,同比增长608.4%,交通运输业企业地方财力贡献48,667万元,同比增长78.3%,投资类、建筑服务业企业地方财力贡献增长也较快。
二是做好企业纾困服务,稳定财政收入来源。针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收入调研,科学研判收入形势,做好动态跟踪服务,解决企业堵点难点问题。制定商贸、建筑、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扶持政策,采取召开企业座谈会、印发简明表格、一对一辅导等形式,耐心向企业宣讲政策,吸引企业落户。积极主动解决重点企业实际困难,妥善解决中石化香港公司所得税扶持、能源交易中心品目界定、海南炼化乙烯项目政策增量贡献扶持方案等问题。2021年海南炼化、金海浆纸等重点企业税收收入同比增长明显。
三是省级财政继续给予洋浦大力支持。202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下,按照体制改革和“一园一策”政策,省级对洋浦采用贡献税收省级留存部分全部返还的分成体制,2021年省财政通过结算补助返还资金103,304万元,给予其他一般转移性收入159,405万元,专项补助收入36,169万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二)强化资金保障,加快区内建设
一是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社会福利水平。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拨付兴洋文化公司资本金25,500万元,专项用于洋浦外国语学校建设,拨付外国语学校开办费1,200万元,2021年洋浦外国语学校已正式招生运营;拨付洋浦第五幼儿园建设项目经费958万元,2021年第五幼儿园已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拨付新英湾小学维修改造费用616万元,拨付教育发展综合改革专项资金1,308万元,拨付教育发展专项810万元,全区教育软硬件设施更上新台阶;发放各项搬迁补助资金共计32,172万元,较高水平保障搬迁户生活质量;拨付洋浦医院综合补助资金4,000万元、洋浦医院发热门诊楼建设费用3,026万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化建设项目资金930万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资金868万元,全区医疗设施设备和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拨付三都区城乡一体化自来水供水管道工程3,145万元,2021年三都区16个自然村已经完成工程建设并通水,区内居民饮水安全得到保障;拨付公交公司运营补贴2,418万元,保障区内居民出行便利。
二是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拨付促进航运业发展专项资金42,527万元,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促进航运业做大做强,助力洋浦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拨付百万吨乙烯及炼油改扩建项目奖励资金20,910万元,积极兑现政府招商引资承诺,推动百万吨乙烯项目尽快落地;拨付征地资金32,647万元,拨付耕地指标费7,478万元,为开发区重点项目和城镇化建设落实和储备充足的建设用地;持续优化洋浦营商环境,拨付标准厂房及海外仓建设项目建设费用10,559万元,项目已于当年内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拨付园二路中段市政综合工程3,163万元、疏港公路二期工程2,693万元、高端制造园区市政道路综合工程建设费用2,212万元、石化功能区基础设施工程滨海大道中段建设费用1,943万元,区内的道路通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拨付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2,076万元,外经贸资金2,803万元,促进区内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积极推进产城融合,建设宜居产业新城。进一步完善洋浦的城市功能,拨付滨海文化广场建设资金4,353万元、滨海文化广场运营专项经费1,390万元、洋浦文化广场图书馆及场馆视觉文化建设项目经费1,504万元,拨付滨海公园二期工程1,183万元,以上项目年内已完工投入使用,区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明显,居民精神文化活动更加丰富;拨付东部配套区路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22,108万元,环新英湾南片区道路贯通工程2,130万元,环新英湾滨海大道项目2,038万元,三条公路部分路段已完成通车,片区内基础设施逐步完备,拨付洋浦产城融合安居工程及配套设施项目(一期)资金57,613万元,港产城融合新区面貌初步显现。
四是强化惠农政策落地,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加强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和项目谋划,完成资金分配结果公示,完成乡村振兴检查问题整改、完成市县交叉检查。确保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期间本级财力投入不减,2021年共投入2,560万元衔接资金,全年支出进度96.83%,超过全省不低于95%的支出进度要求。拨付渔业发展与传播报废拆解更新补助资金3,761万元和渔船更新改造中央补助资金900万元,推动区内渔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渔业现代化水平。
五是强化应急安全生产,积极建设生态园区。拨付资金1,500万元新建海陆消防站消防船码头,满足石化功能区重点保卫对象的灭火救援需求,保障石化功能区安全生产;拨付消防救援支队装备车辆采购经费1,413万元,进一步提高消防救援队伍硬件实力,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和事故处置水平。拨付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补助资金4,248万元、污水处理补贴资金1,148万元、节能减排专项资金967万元,助力打造生态型绿色园区。
(三)深化财政改革,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2021年洋浦财政在全省财政综合绩效评比中获得二等奖,并取得省级专项奖励资金2,000万元。一些重点工作情况如下:
一是加强财政预算管理,规范财政预决算工作。进一步梳理调整财政项目库和部门项目库,根据历年项目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对经常性项目目录和专项资金项目目录实施动态调整,规范项目支出预算编制,降低部门预算漏报率。结合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构架和具体财政业务,梳理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流程和各项功能,规范基本支出预算编制标准和流程、将提前下达转移支付和上年结转资金全部细化至实施单位,在全省各市县中率先实现预算全流程线上精准编制。
二是加强国库管理工作,实现暂付款科目清零。严格落实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规范资金使用,保障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预算会计核算,及时准确反映预算收支执行结果,为预算执行和预算调整提供准确依据。实施财务会计核算,根据财务会计制度,逐步完善政府财务报告编制,促进政府资产管理和债务风险防控,提高经济决策能力与水平。对暂付款历史挂账进行全面清理,实现暂付款科目清零,成为全省极个别在政府层面实现暂付款清零的地区。
三是强化政府债务监管,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综合平衡全区预算收支规模、发债需求和债务还本付息节奏,采取“做大分母、合理控制分子增量”的有效措施,在保障全区基础设施项目债券资金需求、存量债务总额增加的情况下,大幅压降综合债务率。确保全区债务风险可控,综合债务率严控在绿色范围内。牢记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杜绝全区各类融资方式出现新增隐性债务;妥善依规化解存量隐性债务,2021年我区存量隐性债务已全部化解完毕,成为全省首个隐性债务清零地区。
四是规范国资国企资产管理。2021年完成了持续多年的泛洋公司破产清算收尾。在破产清算中及时清理回收国有资本投资,完成对泛洋公司的往来款及投资款清理核销,收回借款4,277万元。依法依规处理国资办与下属公司之间的往来款及投资款挂账,督促金兰公司、资产公司分别上缴资产出租收入303万元、395万元。推动经营性资产向经营性资本转变,将国资办实际控制的19处房屋建筑物通过评估方式增资给资产公司。进一步加强国企管理。以洋浦控股、兴洋、文化传播公司作为试点企业,推进国企在线监管系统上线运行。
三、 下一步重点工作
2022年是儋洋一体化融合发展的第一年,推进儋州洋浦一体化发展是省委省政府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是着眼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全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2022年我区将积极接受儋州市人大常委会的财政监督,围绕儋洋一体化发展按照儋州市委市政府和洋浦工委管委会的安排部署做好工作落实。
一是积极推进财政机构整合。按照儋洋一体化机构改革方案要求,落实好儋州市财政局和原洋浦经济开发区财政局的机构整合,明确机构设立和事权责分工,确保在改革过渡期内各项财政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统筹落实财政具体工作。积极落实财政预算整合、国库整合等各项具体工作,针对合并前两地财政特殊情况,统筹考虑预算指标、暂付款、政府债务、国资国企、产业扶持等各项财政工作,促进财政健康良性发展。
附件: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儋州市人民政府网”门户网站,进入非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
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网站地图]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联系邮箱:dzxxzx1809@163.com 琼ICP备10200120号-6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电脑版|手机版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联系邮箱:dzxxzx1809@163.com 琼ICP备10200120号-6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