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07 09:36
饶颖芝委员:
关于在政协儋州市十一届四次会议期间,您所提出《关于创新驱动儋州“候鸟经济”突破发展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进行认真研究办理。我局认为该提案对推进我市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很有价值。现答复如下:
建议一、品牌铸魂:全方位提升儋州“候鸟经济”知名度与美誉度
精准定位品牌形象:作为“北部湾明珠”,近年来儋州依托“一人一岛一路(苏东坡、海花岛、环岛旅游公路儋州段)”三大文旅IP推出多样文旅活动,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其中不乏“候鸟”旅居的养老群体。为进一步树立城市品牌形象,我市深入挖掘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加强文旅融合,儋州东坡文化旅游区、海南儋州石花水洞地质公园成功获评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儋州海花岛·环海艺术美食街入选第三批国际旅游休闲街区,海南火莲花山地质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金林春晓、云舍松涛·海南中国村被评为五椰级乡村旅游点。下一步,儋州将继续围绕东坡文化、环岛旅游公路等西部旅游资源优势,开发更多迎合市场需求的文旅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吸引更多“候鸟”前来。
多元渠道宣传推广: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和参与各类文旅和康养产业宣传推广活动。2024年,我市开展第二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东坡微笑节等东坡文化活动,举办东坡诗词朗诵大赛、“寻迹东坡”海南东坡研学游线路设计大赛等赛事活动,不断擦亮东坡文旅品牌。2025年,第十四届东坡文化节在儋州成功举办,推动海南乃至全国东坡文化交流与合作。目前,东坡文化节已成为儋州、惠州、黄冈、眉山、常州、诸城、平顶山、阜阳8城联盟的大型文化节,搭建了资源共享、优化配置、合作共赢的东坡文化合作交流平台,共同推动东坡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促进东坡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此外,儋州积极推动康养产业成为城市新名片。今年7月,“椰风北韵·全季康养”海南银发康养旅游推介会(长春站)成功举办,我市相关企业解读环新英湾自贸港新城的康养产业投资机遇,展现儋州康养资源的丰富性与创新性。近日,“长寿之乡 乐养海南”海南养老服务消费季即将启动,我市也积极参与,推介本地特色养老服务,优质养老服务机构、特色养老项目、养老区域优势等,号召更多“候鸟”群体前来儋州度假、养老。
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将康养作为旅游重点业态和产品加强宣传推介,把康养产业打造成我市旅游消费热点。
建议二、基建固本:打造适配“候鸟老人”需求的优质生活环境
打造适老型居住环境:根据《2025年儋州市老龄工作要点》,我市正深入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积极营造适老化生活环境,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工作,持续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将家庭适老化改造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统筹推进。推动交通运输适老化无障碍设施设备更新改造。民政部门整合社区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起居照护、康复辅助等一体化的综合居家养老服务;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居住环境和生活空间进行必要的适老化与智能化改造;鼓励社会力量提供高质量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在社区建设集托养、日间照料、居家养老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建立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不断优化的适老型居住环境,满足更多“候鸟老人”康养需求。
提升公共服务设施:为深化景区间的互联互通,为广大游客及当地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我市已推出三条直达海花岛旅游度假区的旅游公交线路。第一条线路为“海花岛——东坡书院旅游专线”,该专线对乘客实行免费乘车政策;第二条线路是“海花岛——白马井农贸市场”的105路市政公交,此路线不仅连接了海花岛与白马井农贸市场,还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购物与观光体验;第三条线路是连接“海花岛3号岛牡丹园——白马井高铁站”的白马井1路市政公交,此线路为游客提供了从海花岛直达高铁站的便捷通道,极大地方便了游客特别是“候鸟老人”的出行。此外,凡是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只需准备好身份证和居住证,即可办理“老年优待证”,持“老年优待证”的候鸟老人,可以享受医疗、公共交通、旅游景点等多方面的优待和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继续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强社区适老化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居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吸引更多老年人前来旅居、康养。
建议三、服务塑形:雕琢儋州“候鸟经济”的优质服务口碑
制定服务标准与规范:今年7月,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了《旅居养老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海南省地方标准,将于2025年9月1日起实施。《规范》明确了旅居养老、旅居养老对象、旅居养老服务机构的术语和定义,对旅居养老服务机构资质、服务协议、健康评估、服务内容、员工守则等进行了规范。《规范》要求服务机构应具备独立法人资质且具备相应运营资质,与老年人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各方责任、权利和义务,并为旅居养老项目购买机构责任保险。同时,服务机构需采集老年人健康信息,提供安全告知和个性化服务,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在设施方面,《规范》对交通、无障碍通行、安全、医疗、环境、居室、共餐、活动等提出了详细要求。例如,机构外部交通需确保2小时内可抵达主要交通枢纽,内部需设置无障碍通道和电梯(2层以上的建筑物);医疗设施方面,要求配备日常急救药品,周边5公里内宜有社区卫生机构,15公里内宜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此外,居室需配备紧急呼叫装置、防滑设施及适老化家具,公共区域需实现监控全覆盖,保持实时监控并24小时录像,确保老年人安全。
《规范》强调,服务机构需提供生活起居、医疗健康、文旅休闲等多元化服务。其中,文旅休闲服务鼓励结合海南本土文化,组织黎苗文化、东坡文化等特色活动;医疗健康服务则依托海南中医药和生态资源,提供中医理疗、森林康养等特色项目。《规范》还要求服务机构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并记录,同时,定期汇总和分析投诉建议信息,并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通过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提升他们的旅居体验感。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根据民政部《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海南省推动康养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文件精神,我市持续加强人才技能培训和认证,高标准培养康养服务人才。2025年初,我市出台《儋州市养老护理员入职补贴、岗位补贴和职业技能等级补贴试行管理办法》,激励引导更多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和普通本科高校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引导相关人才转型从事养老护理相关工作;支持养老服务机构依规引进医务人员,积极吸纳退休的医生、护士到养老服务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执业或提供技术指导、技能培训。此外,为吸引和留住候鸟人才,我市通过设立东坡候鸟人才工作站等专门机构,为“候鸟”人才搭建了服务平台;设立滨海新区“候鸟人才党支部”,通过“双找活动”(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解决流动党员管理问题;鼓励“候鸟”居民发挥自身优势,参与产业投资、社区治理、志愿活动等,促使“候鸟”人群与本地居民能实现深度融合。据统计,自2023年7月以来,仅在和庆镇,“候鸟”人才就已开展产业调研6次、授课培训2次、乡村义诊2次、文艺展演3次、主题党日及助农活动3次,完成“微心愿”18个,签订产业投资项目1个。这些活动不仅为当地发展注入了活力,也让“候鸟”人才获得了成就感和归属感。
下一步,儋州将积极落实《规范》要求,进一步提升儋州旅居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加强养老行业专业人员队伍的培育,吸引更多老年人来儋州康养,推动儋州健康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激活“银发经济”。
四、产业融链:构建儋州“候鸟经济”多元协同发展新格局
开发特色康养旅游产品:近年来,儋州抢抓建设“西部旅游黄金圈”发展机遇,通过持续擦亮东坡文旅品牌,与周边海花岛旅游度假区、火山海岸、洋浦古盐田等环湾区域文旅产业联动发展,围绕“东坡”核心,大力发展乡村游、研学游、工业游等特色主题游,发布近百条东坡游等精品旅游路线。下一步,儋州将围绕“一人一岛一路”打造更多精品文旅项目,以“文旅+百业”的创新之举,通过“文化活化+业态焕新”双轮驱动,整合热带农业文化、东坡文化、温泉资源等元素,在描绘文旅融合新蓝图上走出一条特色之路,为前来康养的“候鸟老人”提供更多元、更丰富的消费体验。
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我市高度重视康养旅居产业发展,比如兰洋镇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推出以温泉康养为撬点,拓展生态旅游价值链,推动“养、研、体、旅”多元融合,打造生态康养旅居项目,促进特色产业、生态产品与康养旅游有机融合,培育生态康养旅居品牌,加快推进“旅游重镇”建设。未来,儋州将进一步加强康养产业与医疗、旅游、体育、农业等产业深入融合,丰富康养服务项目,营造特色康养体验,构建儋州“候鸟经济”多远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感谢您对我市养老工作与“银发经济”的关心,和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儋州“候鸟经济”要实现突破性发展,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养老休闲和季节性消费,而必须通过与多元产业的深度融合,拓展价值链、创新业态模式,形成“候鸟+”产业生态体系。产业融合是“候鸟经济”实现价值倍增的关键路径,只有将“候鸟”资源与儋州本土优势产业有机结合,才能充分释放其经济潜能,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未来,我们也将进一步加强产业融合与业态创新,拓展“银发经济”价值链,为全国银发群体打造宜居、宜养、宜游的国际旅居目的地,让“全季康养”从蓝图走向现实。对您提出的宝贵建议再次表示感谢,希望您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市养老工作。
儋州市民政局
2025年7月29日
联系人:陈 达
联系方式:0898-23883729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
电脑版|手机版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ICP备10200120号-6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