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20 17:09
庞文祎委员:
您在政协第十一届儋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案提出的“关于提升农业面源污染处理模式的建议”(第257号),市政协交由我单位办理。我局高度重视,进行认真研究,提出了有关办理措施和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一)我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高于市制定的目标值是95%,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1%、高于省定任务87%。
一是推行生态循环模式。我局分别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儋州市生猪规模养殖场环保设施配套建设指导意见》,一是要求规模养殖场要修建沼气池、储存池、堆粪发酵房(棚)、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池等畜禽粪便、废水和其他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全面推行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高于省定任务87%。二是完成109家养殖场整改。我局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负责”的原则,压实养殖户防治主体责任,对排查发现的北门江流域规模养殖场98家、珠碧江流域2家、光吉河流域2家、文澜河流域2家、雅拉河段流域2家、光村水流域1家,其余支流流域2家共计109家规模养殖场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严格整改措施,做到发现一起整改一起。
(二)2024年预计化肥实物用量较2020年减少8750吨,降幅12.06%;农药减少79吨,降幅12.11%。
一是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截至目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6万亩、使用有机肥6.2万吨、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1.5万亩。二是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在我市种植面积较大的水稻、花生、甘薯、甘蔗、香蕉等主要农作物建立10个农药使用量监测点。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点11个,及时发布病虫情报5期,指导精准施药1.2万亩。在水稻、瓜菜和水果等作物种植基地,推广绿色防控技术0.65万亩、病虫害统防统治4.7万亩。
(三)开展养殖清退工作,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成效显著。
一是养殖清退工作。完成我市禁养区养殖户清退3626.91亩。对新英湾开展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已清退水产养殖塘6326亩、复种植红树林4025亩,完成峨蔓镇西边村附近海域养殖场约147亩清退;按照要求由养殖户或企业正在逐步建设峨蔓镇4800亩高位海水养殖池尾水治理设施。二是淡水养殖塘治理工作。我局已完成禁养区清退工作,对于不在禁养区内的水产养殖塘,我局组织专班进行宣传动员,通过对尾水排放口进行封堵、设置禁止不达标排放标牌和镇政府与水产养殖业主签订不偷排、不投喂饲料的承诺书。三是有效遏制牛蛙非法养殖。2024年2月-6月,我局多次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已停养的非法牛蛙养殖场进行巡查,对几家非法牛蛙养殖场进行查处。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加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强建设规模畜禽养殖配套建粪污处理设施,加大畜禽养殖监管、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宣传指导力度,提高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认识。
(二)加快尾水排放标准和治理标准的制定。根据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制定养殖尾水排放强制性标准,现有已建设尾水处理设施或许不能达到新排放要求,需加快尾水排放标准和治理标准的制定。
(三)加强科学指导,持续推进“双减”工作。按照年度任务目标,从科学指导种植品种,科学精准施肥施药上加大宣传,并予以技术上支持,逐渐实现绿色化农业生产。
感谢您对我市农业绿色发展的关心与支持!
儋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3月17日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
电脑版|手机版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ICP备10200120号-6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