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20
那大城区新貌。
儋州与洋浦“港产城”联动发展加快推进。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 何文新 王敏权 摄
开栏的话:新时代、新作为、新担当、新成就。“十三五”以来的这五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儋州全市上下一心,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抓建设海南自贸港的重大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建设海南西部中心城市目标,凝心聚力、务实创新、真抓实干,全力推进“五大中心”建设,做好“四篇文章”,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改革发展成就显著,综合实力不断上新台阶,百姓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带来的成果,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扛起了儋州担当、作岀了儋州贡献。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回眸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从本期起本报特开设《奋进“十三五”·儋州这五年》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儋州“十三五”期间所取得的新成就,全面展现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把全市的力量和行动汇聚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以超常规举措和行动,以“一天当三天用”的干劲加快建成海南西部中心城市,为高质量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儋州力量,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蓄力。敬请关注!
“十三五”期间,儋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紧紧围绕建设海南西部中心城市的目标,以教育中心、医疗中心、文体中心、消费中心、服务中心五大功能中心建设为着力点,全力做好“西部中心城市”、全岛“菜篮子”、全省经济发展“壮劳力”、洋浦发展“助攻手”“四篇文章”,先后出台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健康高效发展,全市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群众生活蒸蒸日上,各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极大地提升了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夯实了基础。
这是综合实力跃升晋位的5年——
“十三五”期间,全市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230.20亿元提升至2019年的357.64亿元。特别是2020年,我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切实贯彻“六稳”政策、落实“六保”任务,采取超常规举措克服疫情不利影响,促进经济社会秩序有序恢复。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48.15亿元。目前,我市GDP总量、固定资产投资已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预期。
财税金融快速增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5年的16.03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20.60亿元,特别是2016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14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4.2%,增速全省排名第一;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25813元提高至2019年的39065元。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5年的45.3:12.8:41.9优化为2019年的37.5∶10.6∶51.9,第三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9.7%。五年来,共实施滨海新区旅游产业园、西部医院三期工程、海南电影学院、“一场两馆”等重大项目379个,与全省同步“集中开工”十一批共68个项目,总投资达193.42亿元。
这是创新发展动力澎湃的5年——
“十三五”期间,我市坚持推进自贸港政策落实,加快推进制度创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先后出台了《儋州市支持招商引资及产业发展政策(暂行)》《儋州市消费类企业扶持奖励办法》等8项产业和消费政策、《儋州市引进人才住房保障实施细则(试行)》等5项人才保障政策、《儋州市教师激励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等5项教育政策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率先制定减税降费工作统一台账,实施清单式信息管税新模式,开展“无税不申报”试点,均被全省推广应用。推进“极简审批”“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市级行政许可事项减少40.8%,公共服务事项减少19.1%。持续推进全流程互联网“不见面审批”,全市85.74%的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可实现“不见面审批”,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压缩项目的评估评审时间至7个工作日以内。推行海南省行政审批系统“一张网”应用,实现“海南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全覆盖。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连续十年举办海南儋州国际象棋特级大师超霸战、海南儋州国际马拉松赛等大型国际赛事;主动与“一带一路”倡议国开展交流合作,成功举办儋州首场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儋州乌克兰文化交流音乐会和书画展,与希腊马拉松市、匈牙利格德勒等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搭建北部湾城市群交流合作平台,举办第三届北部湾旅游美食博览会,组团参加第二届北部湾城市运动会,助力北部湾城市群发展;与海南省经发局、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深圳市盐田港集团有限公司等签署协议,开展合作。
这是绿色发展底蕴厚实的5年——
蓝天越来越多,江河越来越清,生态越来越好……“十三五”期间,我市始终坚持守住绿色底线,共投入41.31亿元用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补齐短板,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再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工程顺利推进,全面推行“路长制”“河(湖)长制”“湾长制”等成效显著。2017年,成功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18年,率先在全省成立生态警察支队。5年间,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重要湿地名录;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一流;全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100%,主要流域水质均达到地表水Ⅲ类以上。
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以“一创两建”为总抓手,投入6.69亿元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技术评估;文明大行动扎实有效,全省测评排名明显提升;番园城市更新项目进展顺利,创造了大型城市更新项目当年立项、当年搬迁、当年动工建设回迁安置房的“儋州速度”;12家农贸市场完成升级改造,那恁路夜市更加规范有序;大力开展“城乡清洁大扫除”行动,实现生活垃圾收运全覆盖;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明显提升,绿化覆盖率38.8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35平方米。
这是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的5年——
“十三五”期间,我市惠民力度进一步加大,为民办实事工程持续深化,一大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全面办成,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全市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10.09%下降到2019年的0.03%。2015至2019年,脱贫退出贫困人口14889户68931人,已出列的36个贫困村脱贫成果得到巩固。2019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3978元、15622元,比2015年分别提高9421元、4422元。
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0024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2521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731人,均完成各项主要目标指标;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新建、改建和扩建了那大、木棠、王五、海头、雅星等镇敬老院和白马井养老服务中心和峨蔓、雅星、兰洋日间照料中心,至2019年,共建成7家敬老院、1家养老院和3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可提供养老床位410张。
“五大中心”建设成效初显。大力推进教育中心建设。2015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21.3亿元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全面完成学校D级危房拆除工作;高分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评估认定,引进南开大学附属中学、襄阳五中等国内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高标准推进医疗健康中心建设。拥有儋州市人民医院、海南西部中心医院两家三级医院,成立了海南西部首个院士工作站,市人民医院晋升为西部地区首家三甲医院;儋州被确定为DRG支付方式改革国家试点城市。加快推进文化体育中心建设。以承办省第六届运动会为契机,加快建设市体育中心“一场两馆”项目,高标准举办雪茄文化旅游节等10项国家级和省级品牌节庆赛事,海南儋州国际马拉松赛被评为国家级“金牌赛事”;儋州市获评2019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优秀组织奖”。着力推进消费中心建设。成功打造那恁路观光夜市、众人海鲜广场、文化路夜市等一批消费场所;今年疫情期间,出台多项政策措施,精准发力促进经济回暖,经济复苏指数达271.6%,超去年同期1.7倍,领跑全国33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积极推进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望海国际商业广场等综合服务项目建设,上百家新型技术企业入驻互联网产业城;打造“儋州月嫂”劳务品牌,并荣获人社部“第二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优秀项目奖。
一组组硬核数据的背后,是每名在儋州生活、工作、居住的老百姓稳稳的满足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展望“十四五”,儋州将以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为契机,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和扎根守土、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椰树精神,谱写儋州幸福美好的新华章。(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韦雪梅 编辑符灵基)
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网站地图]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电脑版|手机版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ICP备10200120号-6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