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关于儋州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索引号:68728705-1/2013-03507 分  类: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发文机关:儋州市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2013年02月05日 文 号: 发布日期:2013年02月05日 时效性:

儋州市十四届人大

三次会议文件(十四)

 

 

关于儋州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3年2月3日在儋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  三  次  会  议  上

儋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我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2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2年是我市加快西部中心城市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下,我市以迎接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动力,坚持科学发展,走绿色崛起之路,在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经济和社会朝着年初预期的方向发展,较好的完成了全年“抓项目、打基础,抓产业、求突破,抓民生、促和谐”的目标任务。

(一)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76.8亿元(不含洋浦,下同),比年初预期高6.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8%,增速较上年回落了1个百分点,仍处在较快增长区间。第一产业增加值90.5亿元,同比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25.7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工业增加值13.4亿元,同比增长9.8%,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60.6亿元,同比增长14.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3亿元,增长30.3%,增速高于GDP 20.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为51.2:14.5:3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4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66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6.4%和16.0%。


 
 

 

 

 


 

 

 

 

 

 

 

 

 

产业结构演变示意图 

 


  

(二)科学规划工作成绩突出。

以加快推进西部中心城市建设、打造产业集群、增强对西部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为目标,2012年,我市深入贯彻“科学规划年”的部署,科学编制了一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一是编制完成了申报省级园区的规划。为实现我市省级园区的零突破,我市加强领导,积极组织专家论证,科学规划和编制完成了《滨海新区产业发展规划》和《王五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并按程序提交省政府,争取批准列为省级园区。同时,按照省发改委组织编制重点园区建设规划的部署,完成了《儋州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和《王五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建设规划》的编制并上报省发改委。二是推进重点园区的规划编制工作。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园区建设,科学做好园区规划”的要求,先后完成了《儋州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儋州雪茄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儋州雪茄园区建设规划》、《中国烟草海南雪茄种植示范基地规划》、《儋州那大产业园区概念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项目准备书》和《海南儋州东坡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的审议稿,《儋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儋州白马井国家改革试点小镇发展规划》和《儋州工贸园区建设规划》正在编制中。三是抓好城乡规划编制。组织编制了光村、峨蔓、兰洋、南丰、东成、新州、排浦、雅星等镇的总体规划及控规,以及雅拉河西岸片区控规、滨海新区环湾组团(启动区)控规、两院云月湖控规、西联片区控规、防洪排涝专项规划等。同时,全面启动了全市各个行政村和自然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三)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2年是全市“项目建设年”,也是我市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成绩斐然。我市负责的14个省重点项目实际完成投资31.7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207%,年度投资完成率名列全省第一。全市69个市重点项目当年完成投资72.6亿元,比上年度市重点项目的投资增长25.0%,其中,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重点项目有保障性住房、中南西海岸、塞维亚海岸、“农村通畅”工程、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模化养猪场、“绿化儋州”大行动、教育设施、农田整治项目、饮水安全工程、水产养殖、瑞泽新型建材项目、雪茄烟种植加工项目、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滨海大道、垃圾填埋场配套设施、大型灌区骨干及除险加固工程、粤海铁路儋州站出口路、雨润食品深加工项目、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儋州美食一条街等21个,完成投资超过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有34个。儋州机场初步确定了首选场址,海花岛填海造地工程项目获得国家海洋局批准。全年共立项审批项目217个,计划投资251亿元。争取到上级发改部门安排的专项资金5.1亿元,其中中央资金2.09亿元,省配套资金0.71亿元,地方债券资金2.3亿元,外国政府贷款2000万欧元(折人民币1.6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保持高速增长,完成投资75.0亿元,比年初预期目标高9.0亿元,同比增长51.5%。投资的高速增长是确保项目快速推进和拉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关键因素。

 


 
 

 


 

 

 

 

 

 

 

 

 


2012竣工的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总投资   (万元)

年产量或主要内容

1雨润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

45000

屠宰200万头生猪。

2滨海大道

48783

白马井-排浦,全长8.7千米,路宽35米,包括道路、桥涵、排水、照明、绿化等工程。

3那大中兴大街西延线

29381

那大-两院,全长5850米,宽60米,包括道路、桥涵、排水、照明、绿化等工程。

4白马井-洋浦跨海大桥南连接线

50754

全长8.213公里,并配套建设给排水、照明、绿化及市政附属设施工程。

5中视影城项目

1650

建成大勇电影院。

 

6金路2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一期项目

130000

年产100万吨熟料。

7海南瑞泽新型建材项目

7000

年产60万立方米混凝土。

8.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1480

66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其中新建34座,扩建32座。

9.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1776

总建筑面积5616.37平方米

10.伏波路改造、万福东路

3985

万福东路长703米,宽30米,伏波路长916米,宽40米,包括道路、排水、照明等工程。

11.中二横路、中三横路、

中四横路、中五横路、

西一直路、西二直路

 

19000

滨海新区6条道路,共9072米,包括道路、排水、照明等工程。

12.两赛

1000

完成国际马拉松赛、国际象棋超霸战两赛。

 

(四)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农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全市农业总产值完成130.9亿元,同比增长7.8%。粮食、油料、糖蔗、干胶、水果、冬季瓜菜总产量分别增长5.5%、5.9%、7.3%、8.3%、20%、3.6%继续保持国家粮油大市的生产态势。精优特色产业稳步推进,种植雪茄烟草3000亩、兰花50万株,灵芝、磨菇、生姜种植和蜜蜂养殖等取得初步成效。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截止2012年,全市生猪规模场(户)累计达1236个,其中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基地(场)18个,畜牧业总产值达22.3亿元,同比增长12.6%,连续六年获得国务院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新增养殖青斑、珍珠贝及扇贝3000亩,新造渔船27艘。先后芦笋之乡、黄秋葵之乡、菠萝蜜之乡的称号,以及“中国果菜产业绿色农产品示范市”的荣誉称号

 

工业生产企稳回升。随着工业产品销售价格的回升和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市委市政府通过坚持开展“企业大巡诊大帮扶”活动,清理取消部分涉及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等方式帮助企业,增强企业的生产经营信心,全年工业生产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全市工业总产值完成61.3亿元,增长速度由上半年的-0.8%回升到增长4.0%,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比上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主要有供电、中化橡胶、蓝岛、珠联等8家。


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旅游接待过夜游客63.8万人次,同比增长13.5%,旅游总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14.0%。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商品房销售面积34.9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7.8亿元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金融保险、电信通讯等服务业日益繁荣。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5.3亿元,增长15.8%。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8.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2%和60.7%。


 
 

 


 

 

 

 

 

 

 

 

 

 

 

 

 

 

 

 


(五)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国企改革深入推进,完成了市房地产开发建设总公司、开发建设总公司、物资总公司、惠民食品厂等4家国企改制。国库集中支付、惠民“一卡通”、“公务卡”、财政专户清理整顿等四项财政改革深入推进。组建了市文旅集团。成功举办国际象棋大师超霸赛和国际马拉松赛,积极组织参加第八届泛珠大会、黄冈东坡节、省冬交会等活动,加大城市推介和旅游、房地产、农产品的促销进一步提高了儋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六)加大投入力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全年财政对民生共投入35.2亿元,占财政支出总量的78.9%,同比增长12.0%。保障性住房方面2012省下达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2800套,实际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544套,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26.6%,怡心花园、佳华小区保障性住房已全部分配。教育方面争取中央和省资金10403万元,用于学校125个项目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先后招聘招考教师209名;市中等职业学校被省教育厅授予“海南省重点学校”称号卫生和计生方面争取中央和省资金650万元,完成50家村卫生室和4个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正在逐步推进全市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人口和计生工作全面完成省下达的指标任务,获得全省先进市县表彰。文体方面:争取中央和省资金567.3万元,完成100家农家书屋、28个农民健身工程和28个村文化室的建设,并完成省文体厅下达的2万套“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就业和保障方面争取中央资金490万元,建设市托老院和峨蔓镇峨蔓村委会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城镇新增就业岗位8274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763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96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090人,均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内。城镇居民医疗参保14.7万人,参保率98%,超额完成省人社厅下达的任务。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21.77万人,参保率93.5%。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7845人,参保率96.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除险加固水库23宗,硬化渠道241.23公里,治理水土流失5.27平方公里,改造中低产农田2.55万亩,开发整理土地1.36万亩,造林绿化7.2万亩,新建农村“通畅工程”道路252公里,建成农村户用沼气400户,改厕6000座。扎实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绿化儋州大行动等活动,新增文明生态村89个。

总的来看,2012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较好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产业支撑弱的问题依然突出;二是市场主体缺乏,岛外需求不旺,经济活跃度不高;三是园区基础设施、人才等各方面建设还相对滞后。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201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203.0亿元,增长10.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4.0亿元,增长2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0亿元,增长14.0%;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0.7亿元,增长1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00元,增长10.0%;农民人均纯收入8730元,增长1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省下达指标。

三、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省六次党代会部署的开局之年,为完成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完成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各项重点任务,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重点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全力以赴抓投资上项目。

抓投资、上项目依然是我市2013年经济工作重中之重的头等大事,要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74个市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争取超额完成102亿元的年度投资计划。

一是明确项目建设任务。1、要确保洋浦大桥工程、西部中心医院建设项目、粤海铁路儋州站出口路市政工程、儋州木棠农产品集配中心、恒大金碧天下(首期)、儋州市那大城区西部片区污水管网工程、白马井中心渔港、水产养殖、混凝土管道项目、儋州恒大名都剧场、两赛等11个项目全面建成;2、确保海南雪茄烟草种植及加工项目、儋州市“菜篮子”项目(瓜菜基地建设)、水利设施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海南西部(儋州)兰花科技国际博览园、公安设施、那大供水管网工程、凤凰谷·康帝度假酒店、生活垃圾处理场配套设施项目、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幸福家园及周边基础设施、滨海新区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项目、中南·西海岸、海岸·漫谷、塞维亚海岸、白马湾·滨海花园、银磬·海阳城、海花岛旅游综合体项目、儋州北岸新农村休闲渔业观光园、矿粉加工及水泥粉磨站项目、教育设施、养猪场项目、保障性住房项目、那大城区房地产项目、儋州东坡雅居、兆南熙园等35个续建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3、争取推进雪茄风情镇、兰洋温泉养生度假区、滨海二道工程建设及土地整理项目、迎宾大道及环境整治项目、海南国际热带苗木花卉基地及苗木花卉交易中心、36万吨绿色饲料生产基地、鼎尚时代广场、夏日国际商业广场、和牛养殖项目、民政设施项目、海南省海钰珍珠研究院科研与教育培训、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改造中低产田工程、卫生设施项目、海南峨蔓湾国际艺术中心、中视·金海湾、重庆建工五星级酒店及商住项目、君厚·星海明珠、海南创亿中鑫西部汽车城、海南佳邦西部家居城(大型综合商业服务业)、雪茄风情园标志性建筑项目、儋州书画院、文明生态村建设项目、市政务服务大楼、广播电视塔项目、基督教堂周边旧城改造等28个新建项目年内开工建设并完成年度投资计划;4、加快推进儋州市西北片垃圾收运设施项目、雨润食品深加工项目、木棠商业街项目、年加工20万吨果蔬项目、排浦幸福家园安置区等30个预备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创造开工条件。

二是抓住机遇争取资金。根据中央预算内投资的投向,抓紧编制完善相关行业规划,精心组织策划、做细做深做熟项目,特别是做好项目前期各项工作: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概算,以及项目用地、规划选址和环评等,加强沟通对接,确保争取更多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和地债资金。同时,要抓住中央要求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机遇,完善配套政策,加强资金供需协调,争取更多信贷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到实体经济中去。

三是强化项目建设管理。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清理、减少和调整项目审批事项,创新审批方式,落实审批责任,提高审批效率。协同有关部门和各镇,扎扎实实落实征地拆迁工作,做到“五个到位”,即“群众工作到位、政策补偿到位、社会保障到位、就业安置到位、发展项目到位”,突破项目建设这一最大难关。及时安排下拨政府建设资金,落实拓展投融资渠道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完善项目落地所配套的路、电、水、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稽查和督查,做好招投标管理和概算审核工作。建立重大项目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推进项目库建设,实现动态管理、滚动建设、有序接替。严格执行重点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定期开展检查和督导,兑现《儋州市重点项目奖惩暂行办法》。做好重点项目动态管理,对已列入重点项目但建设条件不成熟的项目要适时淘汰,开发能力、资金准备严重不足,投资进度严重滞后的项目要重新招商,变更业主。

(二)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做大做强产业规模,提高我市经济抗风险能力。

一是支持工业提速增效。全力推动金路2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二期、明成“双百”水泥、蓝岛90万吨工业废渣微粉加工、建鹏钢业生产线搬迁技改项目、珠联扩产、中化橡胶、双胞胎饲料加工等项目建设,积极服务和支持雨润200万头屠宰加工项目逐步达产,力争年内形成新的产能。加快推进园区建设,编制完成各重点园区规划,重点抓好木棠工业园区、王五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将木棠工业园区列为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争取更多的企业技改中央资金,支持一批技改扩建新建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建设进度,促进项目早竣工、早达产。加强生产要素的调度、衔接和保障,解决现有企业在用地、用电、用气、用工和物流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减轻企业负担。突出抓好一批有潜力的重点企业,要把产值过亿元的企业直接抓在手上,深入了解每个重点企业的产品、市场、效益、管理以及发展规划和存在问题困难,把服务工作做得更加到位。

二是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承接国内外消费需求,推动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上规模、上水平、增效益。加快编制、完善和实施《海南儋州东坡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儋州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一批旅游专项规划,改扩建一批旅游景区景点,推进海花岛旅游综合体项目、东坡文化旅游区一期项目、儋阳森林公园、儋州迎宾馆、望海国际广场、骑楼美食街等一批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特别是重点推进海花岛旅游综合体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大协调、服务力度,切实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争取项目全面动工,建成我市及西部地区旅游的新亮点,增强儋州的旅游吸引力。利用洋浦保税港区在我市境内的优势,抓住洋浦大工业即将崛起的机遇,加快发展航运物流业,确保白马井中心渔港竣工,力争三沙造船项目、游艇产业园项目、排浦渔港项目完成前期动工条件,年内开工建设。积极促进房地产业发展,加大房地产促销力度。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引进旅游公司,落实奖励旅行社政策,鼓励旅行社积极开拓岛内外市场。加快农贸市场建设和改造升级,改善农村市场环境,培育农村消费增长点。

三是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业项目为抓手,以热带特色农业为重点,加快农业基地化、设施化、产业化和品牌化进程。继续争取中央农业发展资金,加强农业项目建设的服务、协调和督查力度,推动国家冬季瓜菜生产基地建设,力争今冬明春瓜菜种植面积达24万亩。加快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重点推进天湖畜禽良种繁育场、振国万头猪场、海棠一期5万头商品猪场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内生猪出栏量140万头。扩大雪茄烟草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左右。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种植蘑菇、灵芝2000亩。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新增瓜菜设施大棚2000亩、机械化插秧示范基地4000亩。大力发展海洋渔业,造大船25艘,建设海洋牧场9000亩。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三)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修编和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按照“一市双城三大功能区”的发展战略,抓好那大城区的市政建设,力争完成2013年主要市政道路的路面建设和改造任务,以及主要公园的完善建设完成那大城区第二原水管网新建工程及军屯、群英等片区部分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加快滨海新区规划建设,开工建设滨海二道、通海大道、观海大道等市政道路,加快推进城区建设尽快形成为洋浦新型工业、港口物流等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的新城区。加快推进光村雪茄风情镇、兰洋温泉旅游风情镇、中和文化古镇、白马井渔业风情镇等特色镇建设,争取完成新州、排浦、东成等镇“一镇一街”项目建设。要加快推进儋州机场前期工作,争取机场选址获得国家民航总局批准。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考核责任,执行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和环境准入标准,坚决淘汰“两高一剩”产能。继续实施绿色照明示范、合同能源管理等十大节能工程。完善污水、垃圾收集网络。加大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投入和工作力度,提高文明生态村建设水平。继续实施“绿化儋州”大行动,新增造林绿化6.2万亩。继续大力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工作,建设美丽儋州。

(五)扎实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抓好国企改革,推进社会福利厂、电子厂、白马井港务公司等国有企业的改制工作。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完善产业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精干、高效、专业的园区招商机构,强化激励机制,增强招商绩效。继续办好国际象棋大师超霸赛和国际马拉松赛,举办各种节庆活动,进一步组织开展旅游、房地产、农副产品等“六大促销”活动,扩大岛外市场和服务。加强与周边市县合作,积极构建海南西部经济圈。

(六)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资金投向,加大对“三农”和科教文卫、社会保障、公共安全、节能环保等社会事业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1400套。着力抓好困难群体和拆迁户的生产生活和就业工作,城镇新增就业岗位8000个,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00人。加快推进96个校安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市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大楼,新建5所镇公办幼儿园。继续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工作,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照足额支付。加强城乡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镇村两级卫生院室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大力培育文化产业,完善体育设施建设,争取中央资金推进儋州故城和东坡书院项目建设。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养老事业体系,建设市托老院综合服务楼和兰洋、和庆2所敬老院。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与供应,特别是做好“菜篮子”工程建设,强化对粮、油、肉、菜等商品价格监管,完善应对突发事件引发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应急预案,加强舆论引导,稳定居民消费心理和社会通胀预期。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下,紧紧依靠全市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统一思想,攻坚克难,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以敢于作为、勇于担当的作风,团结拼搏,真抓实干,为儋州跨越式发展,实现绿色崛起作出更大的贡献!

 

 


 

儋州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指      标

名      称

单位

计算

2012

2013

实际完成

增长(%)

预期目标

增长(%)

一、全市生产总值

亿元

176.8

9.8

203.0

10.0

其中:第一产业

亿元

90.5

6.9

101.0

7.0

第二产业

亿元

25.7

10.3

30.0

11.0

#工业增加值

亿元

13.4

9.8

15.5

10.0

第三产业

亿元

60.6

14.4

72.0

15.0

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75.0

51.5

94.0

25.0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45.3

15.8

52.0

14.0

四、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亿元

9.3

30.3

10.7

18.0

五、旅游营业收入

亿元

4.7

14.0

5.2

11.0

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549

16.4

21500

10.0

七、农民人均纯收入

7866

16.0

8730

11.0

八、城镇登记失业率

1.5以内

3.0以内

九、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吨标煤

完成省下达指标

注:1市生产总值不含洋浦,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速度按同口径计算。

 (3)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为预计数。

 

附件下载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

电脑版|手机版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ICP备10200120号-6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