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儋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儋州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第065号办理情况的答复(B)

索引号:68725389-8/2024-00143 分  类:农业、林业、水利、气象 发文机关:儋州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2024年05月22日 文 号: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22日 时效性:


符桂娜代表:

您在市十六届人大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发展特色区域农产品的提高农民收入建议》065号),人大常委会交由我单位办。我局高度重视,认真,提出了有关办理措施和意见。我们认为,您所提的建议对推进三农工作很有价值。现答复如下:

    一、政府统筹规划种植片区

儋州市是海南最大的一个市县,人均土地面积大,地理位置优越,产业基础良好。儋州市2023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30.48万亩,总产11.88万吨;油料播种面积4.11万亩,总产7266吨;蔬菜播种面积25.27万亩,总产43.5万吨。

种植业是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产业。为促进种植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儋州市先后引进了金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海南联明农业有限公司、海南绿翠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落户,规模化种植火龙果、百香果、凤梨、海头地瓜等。已种植热带水果13.08万亩。加大市级财政投入热带高效农业发展资金,重点扩大海头地瓜、火龙果、榴莲蜜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在王五镇种植释迦600亩、新州镇种植柚子4000亩、兰洋镇种植蓝莓412亩、西联种植菠萝蜜1130亩,打造特色区域发展种植特色水果品种。那大镇引进海南农乐春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茶山、番真、加平、美扶、西联居等地,建设了2000亩精品“那大好米”种植基地,培育水稻新品种,提高大米亩产量。农民把田租给公司,不但有租金收入,在基地干活,还有工资收入,增加了农民收入。该公司还投资建设大米加工产业项目,设立“那大好米”品牌形象店,形成“那大好米”产供研销一体化产业链,实现那大优质稻米品牌化、规模化,不仅带动农民和村集体经济增收,还提高了农产品知名度。

    二、政府政策支持

   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标准,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参加培训;积极组织发动企业申报海南省农业发展相关奖补资金。

   三、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一是参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路径,将传统农业保险进行升级改造,从保障种植业、养殖业及水产业的物化成本,拓展至包含物化成本、人力成本及土地成本的完全成本保险。聚焦海南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建立全产业链保险保障体系。将政策性保险从田头拓展至加工、运输及销售全产业链环节;提升产业附加值,设立“海南鲜品”等优势品牌,通过配套地理标志侵权责任保险、食品安全责任险等,维护品牌价值,培育当地优势农业产业。

二是针对可能受冲击的农业企业,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结合企业实际需求,配套保险保障。针对我国加入CPTPP后,海胶集团作为国有企业或将接受更为严格的市场化管理可能带来的竞争力减弱的问题,通过配套“一县N品”的保险服务,加强垦地合作,培育林下经济,增加产业投入水平,提升产业竞争力;服务海胶集团“走出去”战略,为其海外资产提供保险保障;完善橡胶类保险保障制度,在争取更大的中央财政支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市场化运作模式,以满足WTO“绿箱政策”相关要求。

三是加强“银保合作”,以保险为农户及企业增信,解决企业及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四是依托保险发展“智慧农业”,以科技力量带动农产品溯源管理,打通各环节“数据烟囱”,建立健全以产业损害监测预警体系与实施体系为支撑的自贸港农业产业安全保障机制。

    四、加强农民培训

将继续紧密围绕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持续抓好保供、衔接、建设、要害、改革等重点任务,并针对种养殖户对技术的需求情况,通过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传授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经营理念,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益和经营水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力度开展和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鼓励农民参加学历教育,提升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一是围绕稳粮保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以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和种养大户为重点,统筹推进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带头人能力提升、种养殖能手技能培训、大力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二是做好需求调研。三是精准遴选培训对象。四是根据省级方案要求和需求调研结果制定我市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方案,并根据方案要求,高质量完成我市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五是优选培训机构。根据年度培育计划和任务要求,公开遴选培训机构承担培育任务。六是优化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分为综合素养课、专业技能课、能力拓展课三类。七是创新培育方式。鼓励实行分类型、分专业、分阶段、小班制、重实训、强服务的培育方式。结合农业生产周期,分时段培训。八是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培训过程。九是夯实基础条件,构建长效机制。十是做好验收总结。培训结束后,市农业农村局将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该项农民培训项目进行验收,认真做好总结工作。

    五、市场开拓

(一)组织农产品展销。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冬交会平台,组织我市特色农业企业参展,向外界展示我市农业发展成果,紧抓儋州洋浦一体化发展契机,依托洋浦港区位和政策优势。2023年在冬交会期间举办“儋州有味”媒体推介会,打响“儋州有味”品牌影响力,推广儋州特色农业品牌,展现我市在品牌农业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成就。

(二)拓宽销售渠道。借助儋州市内现有电商运营平台“喜禾农场”,打造我市农产品专业销售渠道体系。在海花岛和杭州布置线下实体展厅,线上“喜禾农场”销售平台之儋州精选馆,并组织儋州企业与平台会员线上线下交流见面会,引导电商平台会员走进儋州企业实地体验产品,享受儋州人文风情。开展电商培训,培育农业电商人才。通过多渠道发力,宣传儋州农产品优势,推动农业产销融合发展。

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转化发展动能,近年来,引进海南浩明实业有限公司、海南绿翠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嘉禾共享农庄、绿翠公司等企业,打造农业与信息、旅游、文化、康养、餐饮等产业融合。目前,海南绿翠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申请建设用地,用于建设民宿。

感谢您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儋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4522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

电脑版|手机版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ICP备10200120号-6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