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31 00:38
儋州市融媒体中心消息 “近期有发烧吗?”“有从广东等有基孔肯雅热流行的省份旅居史吗?”7月30日,记者在海南西部中心医院门诊大厅看到,在预诊分诊处,该院医护人员正对来院就诊人员仔细询问,并向他们科普基孔肯雅热预防知识,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患者到不同科室就诊。
近期,广东省等地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防控形势严峻。为有效预防该疾病,保障市民生命健康安全,连日来,儋州卫健系统及各镇各部门协同发力,全面加强基孔肯雅热的宣传与防控工作,全力营造“全民动员、群防群控、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迅速掀起全市爱国卫生运动热潮,为市民健康筑牢防护屏障。
医疗机构是防控的前沿阵地。市卫健委要求全市各医疗机构不具备发热门诊的不得接诊发热病人,仅有发热门诊的机构可接诊。同时,对来自疫区的发热病人或疑似病人开展筛查与询问,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向社会公布33家发热门诊(诊室)的名单、地址、电话及开放时间等信息,方便群众就医。
为进一步提升防控能力,市卫健委组织全市医务人员开展基孔肯雅热诊疗培训,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对该疾病的识别能力和诊断水平。同时要求一旦发现疑似病例,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及时进行报告。
不仅如此,我市还预留有防蚊措施的病床,且各医疗机构都储备了治疗药品。“我们储备了灭蚊药、登革热NS1抗原快筛试剂、核酸试剂、抗体试剂以及基孔肯雅热抗体快筛试剂、核酸试剂等,并根据实际情况,向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洋浦海关、洋浦经济开发区医院、白马井镇中心卫生院等分发相应试剂。”市疾控中心应急科副主任医师韩茹欣介绍,从本周起,中心每日开展全市乡镇蚊媒密度筛查工作,并根据蚊媒数据选取重点点位开展“回头看”工作。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市疾控中心还印刷相关宣传资料,发放至全市各镇政府、各级医疗机构,并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灭蚊措施。结合国内疫情近况、近期开展的蚊媒密度、天气情况、人口流动情况等,定期开展蚊媒传染病风险研判。积极与海关部门沟通,若港口出现输入性疫情,将及时互通信息、联合开展处置,从源头上把控疫情传播风险。
防蚊灭蚊是预防基孔肯雅热的关键环节。近日,我市以蚊媒防控为重点,全覆盖、无死角开展城乡爱国卫生运动。连日来,各镇各部门纷纷组织包点干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与辖区各工作组人员、村(社区)“两委”干部、党员先锋及志愿者等,“拉网式、地毯式”清除卫生死角、积水容器等蚊虫孳生地,确保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据介绍,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发病。大多数感染者会在带毒蚊虫叮咬后3—7天(范围为1—12天)后开始出现症状。预防基孔肯雅热的最佳方法是避免蚊虫叮咬。卫健部门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务必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居家时做好翻盆倒罐,降低蚊虫孳生风险;睡觉时使用蚊帐;在清晨和傍晚蚊媒活跃高峰期尽量少出门,外出时尽量穿长袖上衣和长裤,或喷涂驱蚊液等;旅游时了解目的地是否是疫区,再决定是否前往;若旅游回来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要及时到公立医院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时间和地点,以便尽快得到准确诊治。(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符武月 编辑王竞 校对张美丽 审核王霞)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
电脑版|手机版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ICP备10200120号-6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