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13 17:00
儋州市融媒体中心消息 近年来,南丰镇党委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在产业融合、生态保护、基层治理、民族团结等领域主动作为,不断推动革命老区焕发“绿富美”新颜,用实干担当书写了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党建赋能,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南丰镇党委坚持强化党建引领,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以创新村企共建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市首批海南省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园项目加速落地,嘉禾共享农庄凭借特色发展模式入选全国乡村振兴百家优秀案例,成为儋州乃至海南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标杆。
围绕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南丰镇党委精准招商引项目,沉香产业小镇、仙山湖度假村、常年蔬菜基地、万方武教村文旅综合体等一批优质项目相继落地,其中沉香产业实现全链条发展,并成功获得全省首批“海南沉香”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权。这些产业的“接二连三”,有效带动周边5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持续稳定增收。如今,南丰镇以及4个行政村已跻身“海南省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创建名单,产业振兴的底气持续增强。
生态优先,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立足生态“国之大者”,南丰镇党委聚焦人居环境改善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老区落地生根。全镇大气优良率常年保持100%,松涛水库等水源地水质稳定在Ⅰ-Ⅱ类标准,生态优势成为最亮眼的名片。
从南丰墟革命老区改造到美丽乡村建设,从美丽家园打造到镇村风貌提升,镇党委高标准推进26个基础设施项目,实现全镇农村自来水管网全覆盖,3万群众喝上放心的“松涛水”。26个基础建设项目的完工,不仅改善了镇域功能,更使老区面貌焕然一新,昔日的红色土地上,一幅“村美、水清、岸绿、景明”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治理创新,筑牢基层和谐基石
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南丰镇党委创新打造“访调一体+”基层治理体系,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萌芽。通过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成功化解重大信访积案16宗,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治理目标,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黎苗村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文化传承与价值转化上,南丰镇党委建成非遗工坊、苗族蜡染馆等文化阵地,创新构建“非遗展演+订单供销”机制,让黎苗文化“活起来”又“火起来”。连续3年举办“民族团结杯”篮球联赛,线上线下累计观看人数和带动消费数均超100万,成为促进黎、苗、汉等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绘就民族团结进步的同心圆。
从产业振兴到生态宜居,从有效治理到民族团结,南丰镇党委始终以“先锋者”姿态冲锋在前。下一步,南丰镇党委将紧紧围绕儋州打造海南自贸港“样板间”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让党建红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强劲的动力。(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韦斌 编辑符灵基 校对何石竹 审核王霞)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
电脑版|手机版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ICP备10200120号-6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