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4 23:44
航拍峨阳智能生态农场。
编者按:
近年来,儋州持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效显著,一批有特点、有亮点、成规模的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迅速壮大,多元化产业不断融合发展,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幸福感、获得感日益增强。为进一步宣传儋州推进乡村振兴的先进经验与典型事迹,本报特推出“行走乡村看振兴”专栏,展示各镇(办事处)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亮点成果、创新实践,以及带动群众致富的农业企业、基层党员干部和乡村振兴工作队员的先进事迹,敬请关注。
工人在采摘菜椒。
儋州市融媒体中心消息 王五镇峨阳智能生态农场依托智慧灌溉系统提高农业生产数字化、精准化水平,打造智慧农业样板,不断延伸产业链,积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同时建设分拣中心、规划康养项目,并以“公司+驿站+农户”模式带动400多名村民稳定就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峨阳智能生态农场位于王五镇山营村委会峨阳村,由海南浩明实业有限公司于2022年1月创办,农场规模化种植面积约7500亩,种植凤梨释迦、水晶蜜柚、凤梨、辣椒、蔬菜等多种农作物。
工人在种植释迦果苗。
智能灌溉系统让果林“会思考”
在峨阳智能生态农场里,记者看到,凤梨释迦、水晶蜜柚等水果长势喜人。阳光下,细密的水雾从遍布林间的喷头中均匀洒出,滋润着每一株作物。令人惊奇的是,这片果园的灌溉与施肥,并非依赖传统人力,而是由管理人员轻点手机屏幕就能远程精准完成。
“我们依托海南大学、中国热科院的技术力量,借鉴先进经验,目标就是高质量发展,核心是‘一产机械化、二产自动化、三产特色化’。”该农场办公室主任符应科介绍道。农场构建的智能水肥管理系统,如同给农场装上了“智慧大脑”,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灌溉施肥的数字化、精准化控制。
截至目前,峨阳智能生态农场仅果树种植总面积已突破1800亩,凤梨种植面积约3000亩,热带特色水果产业集群效应凸显。据介绍,峨阳智能生态农场以生态为目标,以智能为依托,以二三产业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带动乡村发展,努力成为乡村振兴、智能化农业、农村产业生态化的示范,全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挖沟机作业整理土地。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 黎有科 摄
“公司+驿站+农户”织就就业网
智慧农业是基础,产业融合才是富民的关键。峨阳农场深谙此道,并积极推动产业链延伸。在农场的另一侧,农产品分拣中心项目建设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加紧施工。该农场副场长莫茂东指着工地介绍:“年底分拣中心就能投用,不仅能处理我们自产的水果、蔬菜,还能为周边农场主和农户提供服务。同时还能减少流通环节,让农产品更快、更新鲜地抵达市场。”
从一产种植向二产深加工拓展的同时,农场的三产布局也已启动——涉及度假康养的230亩三产建设用地已完成批复。更核心的是,农场采用“公司+驿站+农户”的创新模式,编织了一张紧密的联农带农网络。目前,有400多名周边村民长期在该农场务工,采摘高峰时用工则超千人。英均村村民李瑞华正在农场管理释迦果园,他说:“我从2023年9月来农场干活,主要管理释迦园,每月连伙食费能拿4000元,农场离家近,骑车来回特别方便。”
王五镇党委组织委员符博丞表示,峨阳农场的实践,有效整合了土地、人力、产业、市场等要素,打造了一条“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富民产业链。“通过村企深度合作,目标是实现‘以产扶农、以业富民、以链兴村’,共同推进乡村振兴。” 农场正以生态为目标、智能为依托、二三产项目为抓手,努力成为我市乡村振兴与智能化农业、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示范标杆。(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黎有科 羊文彪 编辑李晓晖 校对何石竹 审核陈小马)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
电脑版|手机版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ICP备10200120号-6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