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14 00:07
儋州市融媒体中心消息 王五镇坚持分类引导,着眼稳定增收打出“组合拳”,大力推进产业就业“两业”扶贫,积极引导群众发展产业、就业,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夯实筑牢脱贫根基,扶贫取得明显成效。
兴产业 为脱贫“造血”
近日,在王五镇山营村委会流方村黑皮冬瓜基地和朝天椒基地里,村民正在基地里施肥、浇水、修剪枝叶,一片忙碌的景象映入眼帘。
“山营村委会自然资源丰富,水土肥沃,是发展农业种植的一块‘宝地’。然而多年以来,这里的种植产业多是以水稻和甘蔗为主,产业单一,收入来源少。驻村后,我们立足实际,从群众需求出发,通过思想教育帮扶,改变群众‘等靠要’的思想,引导群众多元化发展产业,走脱贫致富之路。”王五镇山营村脱贫攻坚中队队长王晋说,如今村委会的村民们自发种植的黑皮冬瓜一共有1000亩,朝天椒500亩。实施精准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现在村民都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在山营村委会中许村广阔的田野里,脱贫户许宏秀和妻子正在打理黄秋葵,许宏秀一边忙活着,一边分享着自己的喜悦。
许宏秀说,他种植了5亩黄秋葵,50多天就可以收成,浇水、施肥、喷药等管护工作都是他们夫妻俩共同完成。成熟期头两个月是采摘的高峰期,每天都有老板来收,10天结一次账,价格好的时候,10天就能卖出4000多元。看到黄秋葵能有这么好的收益,自己又多种了2亩,再过不久又可以收成一次。
“我被纳入贫困户之后,驻村工作队让我去电视夜校学习。我们就去看电视里是怎么样介绍种植作物的,比如种冬瓜,种黄秋葵,这些都是种植时间短,收成时间长,他们就推荐我们种植这些,我才有信心去发展种植。”许宏秀说。
据了解,山营村委会结合当地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整合资源,因地制宜,积极引导村民发展产业 ,如今全村委会34户贫困户已实现全部脱贫。
山营村委会因地制宜引导带动村民发展产业的模式是王五镇产业帮扶的一个缩影。几年来,该镇经过细致调研考察,立足实际,从贫困户角度出发,带动贫困户大力发展种植黄秋葵、黑皮冬瓜等农业产业,如今全镇857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增收。
促就业 让增收“扎根”
今年,王五镇抓实抓紧就业扶贫工作,在帮助贫困群众复工返岗的基础上,从就业需求入手,把促进贫困户就业作为“造血”重要途径,落实落细各项就业扶贫政策,拓宽就业渠道、新增就业岗位,增加群众收入,巩固脱贫成效。
“你愿不愿意出去打工?你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为了把疫情对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影响降到最低,今年,王五镇对返乡脱贫户劳动力的返乡时间、务工地点外出打算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摸排,为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工作打好基础。
“今年我镇通过引导劝说,已务工的脱贫户劳动力达到1802人,比去年务工人员增加451人。此外,我们还开发保洁员、护路员、护绿员、乡村防疫员、疫情防控员、学校保安、保洁等扶贫公益专岗,就近就地安置脱贫户劳动力就业158人。”王五镇就业扶贫负责人李垂吉说,此外,该镇还落实发放今年疫情期间外出务工脱贫户劳动力交通和生活补贴共计2.4万元。
“我大学毕业后因为疫情原因待业在家,后来在山营村委会驻村工作队长王晋劝说和洋浦控股公司的帮助下,11月份我来到洋浦控股物业公司当收费员,一个月能有1800元,试用期3个月后工资能有2000元。”王五镇中许村村民羊上妍说。
据了解,此外,王五镇还通过举办镇级招聘会和组织脱贫户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和的方式,引导劳动力就业增加收入,全面加强脱贫户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着力让脱贫户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增强他们就业创业致富的信心和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就业扶贫工作方面下功夫,继续跟踪脱贫户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对有意愿外出务工的,通过就业介绍、安排公益性岗位等工作,引导他们外出务工,并帮助他们申请外出务工奖补。”李垂吉说。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丁子芹 编辑熊铁辉)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
电脑版|手机版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ICP备10200120号-6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