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21
编者按: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长期以来,我市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加班加点,不计报酬,在医疗救治岗位上默默奉献,为民众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健康长城。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们积极响应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坚决服从市委、市政府的安排,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当中,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今年第3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为了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营造尊医重卫的浓厚氛围,市卫健委组织开展“优秀医师”评选活动,并予以通报表彰,海南西部中心医院的赵展庆等93名同志被评为2019—2020年度儋州市“优秀医师”称号。本期本报特选刊部分优秀医师的先进事迹,敬请关注。
“患者的感谢是我最开心的时刻”
——记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感染科副主任陈壮荣
陈壮荣正在看诊。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 符武月 摄
8月20日,记者在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南院区结核门诊采访时看到,感染科副主任陈壮荣正在查看一名患者的CT片,在详细询问患者的病情等情况后,陈壮荣鼓励患者放宽心态,并叮嘱他按时回医院复诊。
自2008年8月到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南院区(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工作至今,陈壮荣在该院从事肺结核等传染病工作已有12个年。从2008年霍乱、2009年甲流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救治防控,作为一名在传染病防线的“战士”,陈壮荣总是毫不退缩,冲锋在前。
服务病患 耐心细致
驻守在传染病防线12年的陈壮荣,每天早上8时开始工作,忙时一天要查看70余名患者,但他不觉得辛苦。他说:“作为一名医生,这是我的职责,每次看到患者病情转轻,听到患者说声感谢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刻。”
在做好门诊工作的同时,陈壮荣不忘精研业务,多次外出交流学术,学习先进经验。同时,他还给住院医师等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此外,他认真总结临床经验,撰写医学论文,把所学知识应用到临床,为病人服务。
陈壮荣常说,医者医病也医心,眼中有病人,心中有仁爱,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对待病患,他耐心细致;在业务上,他精益求精,陈壮荣以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风,得到了病患和同事的好评。
“陈医生责任心强,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关心体贴病患。因为他的到来,结核门诊的各项指标都完成得比较好。”在结核门诊与他一起工作的护师符美娟说。
千里支援 同心战“疫”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陈壮荣也参与到了其中。2月19日,作为医疗队队长的他,带领海南西部中心医院第三批18名医护人员奔赴湖北。“纵然有百般不舍离开家,但只要国家需要,我们就义不容辞。”出征湖北,面对危险,陈壮荣毫无畏惧。
2月25日,陈壮荣第一次进入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ICU病区与病魔搏斗,这种场面是他从未见过的,但他当看到患者无助的眼神后,医生的职业使命感,使他深感责任重大。
在支援湖北抗疫期间,陈壮荣参与查房、了解患者病情、下达医嘱、书写病程记录及各种医疗文件、临床技能操作,还时刻准备接收、抢救新病人,处理原有病人等。此外,作为队长的他,还心挂队员的工作、生活状况。
由于表现优异,陈壮荣被批准火线入党。8月19日,是第3个“中国医师节”,陈壮荣被市卫健委评为2019-2020年度儋州市“优秀医师”称号。
“传染病防治关乎社会安全稳定,接下来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新的知识,提升专业能力,为全市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同时也为儋州打造成海南西部医疗中心和自贸港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陈壮荣说。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符武月)
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王艳良:
患者生命安全永远放在第一位
王艳良为患者检查伤口。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 盘悦华 摄
王艳良于2013年在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毕业后,一直在内蒙古工作,从工作以来,他始终在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生的初心和使命,保持着高度的敬业精神、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凭着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赢得了广大患者的充分信任和极好的口碑。
钻研业务 精益求精
8月20日,记者按照约定时间到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采访王艳良时,护士告知记者,他正在做手术。
“今天有点忙,连做3台手术,刚刚才结束。”王艳良刚下手术台便赶忙来跟记者会合时说。
2017年9月,因人才引进,王艳良来到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工作。由于普通外科手术多、任务重,他总是经常加班加点为患者做手术。
近几年,王艳良不断潜心钻研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并有效开展腹腔镜下脾切除术、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经胆道镜取石术、腹腔镜下消化道穿孔修补术、胆道镜探查取石术等四项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完成100余例,无医疗意外、差错及事故发生。
据统计,王艳良两年来接诊患者近5000人次,完成三、四级手术1500余台,腹腔镜微创手术占比80%,无医疗差错及事故,多次收到患者及家属的锦旗及感谢信。此外,王艳良还发表了统计源核心期刊论文,并主持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肿瘤营养疗法培训班》。
救死扶伤 医德高尚
今年5月21日,王艳良和该院泌尿外科协作为患者吴先生开展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和腹腔镜左肾癌根治术,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术中出血量仅约200ml,且在琼西地区首例。
“吴先生是双发癌,临床上很少见,经过研究讨论决定采取联合手术,减少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王艳良告诉记者,这两个腹腔镜手术均为外科手术级别最高的四级手术。
6月9日,在某家餐饮店用餐的王艳良,遇到晕倒的市民符先生,面对此情况的王艳良沉着冷静并耐心询问符先生的身体情况,还安抚他先坐稳喝些温水,直到救护车到达后才离开。为了表示感谢,6月10日,餐饮店店主将一面印有“医德高尚勇施助 医者仁心救病患”的锦旗送到王艳良手中,感谢他的救死扶伤、热心为民的精神。正是王艳良这样始终如一、为患者健康着想的工作精神,赢得了患者和同事们的高度称赞,这样的精神也激励着年轻的医生。
“王主任手机总是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经常‘以病人为中心’严格要求自己和身边的医护人员。”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主治医师张振胜说,他还会关心每一位病人术前、术中、术后,非常有责任心,是我们科室的榜样。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是天职,我只是做了身为医护人员应尽的责任。”王艳良说道,医护人员要肩负起责任,为市民提供专业医疗服务。(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盘悦华)
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生韦华胜:
敢于担当勇做表率的“童心”医生
韦华胜在悉心嘱咐家长们如何调理孩子的饮食起居。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 丁子芹 摄
工作了20余年的韦华胜,总是能和孩子打成一片,即使孩子在哭闹,来到他这,再哭闹调皮的孩子总能安静下来好好看病。
风趣耐心诊患儿
“这叫听诊器,你摸摸,它是冰的,不痛的。”8月20日,在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第一诊室,门诊科室主任韦华胜正给一名儿童患者看病,风趣平和的语言,让儿童病患放下了哭闹害怕的防备心,安静地接受诊治。
“我的小孩很调皮,不肯让医生看病,但韦医生有办法,一会给他讲故事,一会让他摸听诊器,慢慢的他就乖乖配合看病了。”刚从诊室出来的患者家属说,韦医生不仅医术好,而且给孩子看病,风趣耐心,每个来看病的小朋友都不害怕。
“孩子来到陌生环境,满眼都是穿着白大褂的‘怪叔叔’‘怪阿姨’,难免感到恐慌,陪护家长的焦虑也会影响着孩子,这时医生需要慢慢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韦华胜说,把病患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他们就能配合看病。
每次问诊,他总是细心地与孩子交流,给孩子讲故事,有时会摸摸头安抚孩子,这时孩子的情绪就会慢慢平复下来。韦华胜和孩子亲,孩子也和他亲,就是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医生,收获了许多家长的反馈,这些真挚的信任,成为了韦华胜在工作中继续保持一颗“童心”的动力。
面对孩子,韦华胜可以用轻松风趣的语言逗他们开心,面对科室的同事,这样一位具有“童心”的医生,也会担起重任、挑起大梁。
抗击疫情作表率
今年疫情期间,韦华胜作为门诊科室(普通门诊和发热门诊)主任,担任的角色之重可想而知。他起表率、冲在前,与科室人员一起写下请战书,随后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战“疫”一线中。
在疫情期间,他不仅协助院领导参与医院防控工作,还不断完善发热门诊、普通内儿科门诊防控;制定门诊排班表、增设发热预检门诊,规范防护流程;培训医护人员熟悉疑似病例转运流程、掌握自身防护知识……医院这些战“疫”工作能顺利进行,与韦华胜密不可分,浸透着他与同事的心血与汗水。
“疫情期间,发热门诊患者量较多,一天就七八十号人来问诊,有发烧的,也有无症状因担心而跑来咨询的。”韦华胜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感慨万千。
“我和他已共事多年,他话不多,处处做表率,态度积极,院领导一个电话,或是我们有啥困难需求,他都随叫随到,想方设法帮我们解决。工作上他总是笑着对待生病的孩子,人人都觉得他特好。”说起韦华胜,近50岁的发热门诊护士王奋就打心里佩服。
前不久,市卫健委对一批优秀医师举行表彰颁奖,韦华胜也在其中。面对这样一份荣誉,韦华胜表示,救死扶伤是这份的职业的价值所在,心系患者是这份的职业的精神坐标。于他而言,病人的康复是最大的回报,尤其在面对病情凶险、进程迅疾的急症时,医者仁心更是尽显无遗。(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丁子芹)
雅星镇卫生院医生陈双迎:
“病人的需要就是我的第一目标”
工作之余,陈双迎与儿童交流。 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 丁子芹 摄
“阿公,您要按时吃药,血压有点高,回去记得多注意休息。”8月20日,在雅星镇卫生院内,一声声亲切的叮咛,一句句暖心的问候不断传出,医生陈双迎早早就坐在问诊台里,等待病患的问诊,每天上班时间在门诊处理病号,下班时间走访各个村委会进行公益义诊,成为了他数年如一日的基层工作生活。
扎根基层挥洒青春
陈双迎是一名年轻的医生,今年28岁,2015年大学毕业后,他了解到雅星镇医疗卫生水平落后,便毅然选择了这里。值班、会诊,用热心、耐心、精心、细心围着病人转,虽然工作平凡、枯燥,但面对一张张痛苦的面容,他没有选择,病人的需要就是他的第一目标。人生最美丽的青春和汗水早已融入了这片热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充实的每一天在平凡中更凸显真实和朴实,工作是他生活的一条主线,在这条线上病人是他工作的全部。
“作为一名医者,以服务病患为原则,站好本职岗位,时刻牢记着身为医生的职责和使命。”陈双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就算疫情期间,救死扶伤的信念都未曾动摇一分。
坚守岗位战疫情
在今年的疫情期间,包括陈双迎在内,雅星镇卫生院只有3名门诊医生,这3名医生24小时吃睡都在医院,一直坚守在基层前沿,默默践行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为这里的百姓构筑防疫避风港。“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常来找我看病的一位78岁的阿公,疫情期间因呼吸困难被送到医院。在接诊后,排除了疑似病患的风险,让他安心回家养病。他临走时,还悄悄塞给我一个红包,说要感谢我。”陈双迎回忆说,当时感觉心里暖暖的,拒绝不了老人的好意,但也没拿老人的钱,每次老人来看病,都会悄悄拿红包里面的钱抵扣老人的医药费。
今年4月初,有一名老人晕倒在马路边,当时天气炎热,路过的旁人由于不具有医学常识,不敢搬动老人,只能来到诊室反映情况。正在上班的陈双迎立即冲到老人身边,给老人喂水。并联系派出所,共同为老人找到家属,一起将老人送到医院治疗。
因为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基本都是老人,老人摔倒的情况时有发生, 陈双迎在了解情况后,常常在公益义诊走访期间,与老人聊家常,关心老人的日常起居,而老人们总是拉着他的手,打趣地说,这位年轻的医生,成了他们的指望。
当问及获得市卫健委颁发的优秀医师荣誉表彰感受时,陈双迎表示,医者,仁也。这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鼓励,自己会一直以仁心服务病患,用专业的态度展现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为贡献自己的力量。(儋州融媒全媒体记者丁子芹 编辑符丽曼)
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网站地图]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电脑版|手机版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ICP备10200120号-6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