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0-09 00:11
那大城北新区高楼林立。
航拍那大城区新貌。
那大镇老城区(历史照片)。 吴文生 提供
那大城区夏日广场。
那大城区那恁夜市。
除署名图片外,均由记者 黎有科 羊文彪 摄
据《今日儋州》消息 新中国成立之初,这座小城落后凋敝、百业待兴。如今,高楼鳞次栉比,大道四通八达,街头人流涌动……70年来,我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绘出了又新又美的图画,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史诗。
70年筚路蓝缕,70年春华秋实。时光老人犹如一个高明的雕刻师,将一块璞玉打磨成了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这些年,城区的变化,91岁的离休干部吴震海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变化实在太大,这在过去无法想象。”
接下来,让我们来听听三位老同志述说那大城区的变迁史。
解放前后,老那大很小很小
在吴震海老人的印象中,新市委一带,过去是一片山地。如今,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图书馆、广播电视台等一批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刚到那大时,民用房屋几乎全是茅草房,连瓦房都没几间,那时的那大城区范围,是现在的东风路和解放路一带。”1958年在那大参加工作的吴震海说。
“从刚解放直到1960年,那大依然很小,一根烟没抽完就转完了一圈。”长年潜心研究儋州史学的71岁退休老干部谢有造说。195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不久的那大县并入儋县,1958年,儋县委和儋县人民政府从新州墟搬迁到那大墟办公,那大的大规模建设开始起步。1957年开始建设的松涛水库于1959年2月完成截流工程时,开通大渠道像一条银龙穿越那大,为那大城市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老那大真的很小,原来是个小山墟,由那恁和大同两村合并而成。当共和国的五星红旗还未在小城的上空飘扬的时候,这里几乎全是茅房,只有南丰街有少许客家人自建的瓦房。”77岁的退休干部韩国强拿出了自己的作品《变迁》来印证自己的述说。
据《儋州志》记载,公元546年,那时的那大,仍是深山野林,距州府约50公里。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多,当地土著相继迁入深山开发,那大成了人们进入五指山腹地的必经之路,所以那时南丰叫南通。宋代时铜鼓卫人李希贤任儋州同知,这位州官洁己爱民,为方便来往客商土著,特申移督移司立那约营,那时的那约,成了行营驿站,这就是那大的前身。几经周折,改名为那大,含有“越挪越大”之意,又寓意那大必然兴旺发达。
改革开放后,那大日益展新颜
那大一直是儋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海南岛的西部重镇。”谢有造说,1990年,那大镇就有商业服务企业2000多家,社会商品零售额年均1亿元左右,金融机构10多家,每年储蓄余额5000万元以上,经济总收入由1985年460万元上升到1992年的1.2亿元,成为儋县第一个亿元乡镇。
“1993年儋州撤县设市后,新市政大楼、泰山大厦、邮电大厦等一批岛西高楼拔地而起,开通了中兴大街以及东坡路、文化路等,扩建了群英区、军屯区以及新市民、新世纪等一批小区,经济建设超常规发展,那大成了远近闻名的灯城花城。”谢有造说。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几年间,大道高楼林立,路灯灿烂,绿树成荫,鲜花斗艳,俨然是一幅亮丽的风景画。”韩国强说,那大真正叫人刮目相看,那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之后。那大乘和熙的春风,依托洋浦,齐抓两个文明,加快发展,一跃成了岛西一颗璀璨的明珠,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
“经过多年的发展,那大的辖区面积也由1987年的114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258.76平方公里。如今看着街道上高耸的大楼,谁能想到几十年前,那大还只是个名不经传的小村庄。”作为那大老居民的吴震海欣喜地说,不论城镇还是乡村群众的住房变化极大,现在我们的干部、职工和居民大多数人都住楼房,特别是那大城区,到处都是高楼大厦,一个富有热带风光的、宜居宜业、适学宜游的新城市悄然挺立在人们的面前。
因那大的带动,我市成了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和全国文明示范市,1998年被民政部定为“全国新兴城市”在北京参展,那大的变化越来越大。
进入新时代,那大蜕变成“西部中心城市”
2008年,儋州市被海南省委决定开始履行地级市权责,定位为西部中心城市。2015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海南省调整儋州市行政区划,设立地级儋州市。此后,那大作为我市“一市双城”的核心主城区,发展十分迅速。作为“海南西部中心城市”已基本名副其实。洋浦-那大-万宁高速公路、那大-白沙高速公路即将开通,为那大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目前,儋州市委、市政府在习近平总书记海南重要讲话精神指导下,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把那大建设成海南西部教育中心、医疗中心、文体中心、消费中心、服务中心“五大中心”的工作总思路,正在加紧建设落实之中。
“儋州的调声,儋州的黎族、苗族风情,儋州的山山水水,对来自五湖四海的人都有很大的吸引力。”谢有造说,只要儋州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走下去,儋州那大的未来将不可限量。“那其居无边无际,大无划其圣其神”,也真的能得到验证了。
随着城市的发展、生活的改善,那大开始了都市人的生活方式,过“夜生活”也成为一种时尚。那大的夜晚景色迷人,充满活力。韩国强在《感受那大灯火》一散文中写道:“万家灯火,一簇簇,一片片,错落有致;街上流动的车灯,汇成灯的河,缓缓流淌。那大之夜,是灯的世界,光的海洋,流光溢彩,分外妖娆。”这是对那大夜景最真实的描绘。
韩国强说:“我到过不少都市,晚上10点钟之后,很难找到吃食了。有一年我带市歌舞团在首都汇演完后,晚上回到宾馆,便遇上找不到饭吃的狼狈。而我们居住的那大,通宵达旦皆有饮食供应。外地客人不愁夜来无吃喝,那具有特色的风味小吃,如狗肉、田螺、米烂、油糕、烤鱿鱼、炒沙虫等美食,令食客咂嘴,依依不舍。”
“回望70年,从昔日小城狭小局促、名不见经传,发展到如今的建设西部中心城市。”吴震海说,现在城市变得美丽了,生活也变得更加方便了,相信在建设海南西部中心城市这个进程中,我市将不断升级,未来发展也会更加美好。(记者韦雪梅 夏佟 编辑符丽曼)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
电脑版|手机版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ICP备10200120号-6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