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2-07
据《今日儋州》消息 近年来,那大镇按照“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要求和“一村一品”的模式,注重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建设产业型新村、旅游新村,逐步形成了“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的建设模式和极具代表性的支柱产业,带动了农民增收,促进了乡村生态游的全面发展。
那大镇力乍村就地城镇化,农民吃上旅游饭,成为海南农家生态旅游明星村;屋基古村落、鹭鸶天堂、千亩玫瑰园等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和田园风光,给予游客感受和亲近原生态、亲近大自然的体验。该镇以绿色生态、节约集约为理念,在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成果显著,让农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家园。
发挥基层党建战斗堡垒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要发挥基层党建战斗堡垒作用,培育文明乡风、乡贤文化,让村民积极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应走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路子。以丰厚的回报,激发农民创建“美丽乡村” 的积极性,有了农民的参与,“美丽乡村”的建设才能不断加速,并且也拉近了干群关系。
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
非政府组织在创建美丽乡村过程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大镇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充分发挥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社区大学的作用,让美丽乡村建设更顺畅更便捷。
石屋农村社区大学是全国第一所农村社区大学,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和政府的培训资源,开办系统的农业科学、生活技能、社会人文等课程,启迪民智,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区大学秉着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宗旨,充分发挥“建在家门口的农村社区大学”的优势,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培育新农民,举办农村建设骨干培训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纪的新型农民。
守住乡味 提升文明
美丽乡村建设首先应该是精神的建设,文化乡风认同的建设。力乍村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大拆大建,村落格局和建筑风貌都保留客家的风情特色。村子民舍保留了原有的淳朴色彩,院落不起眼但整洁有韵味。所改变的就是增加了污水、垃圾处理系统。村子实行合作化统一管理,村民是经营者、合作者,是真正的主人。村子的历史和原味成了他们创收的法宝,他们保留并优化古朴的遗韵和遗产,并让之产生效益,这才是保护性开发利用。
充分利用原生态地形地貌
那大屋基村玫瑰观光产业园项目着力打造集“高新特色农业+传统村落文化+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产业园。在项目规划实施中,充分利用山水田林路原生态地貌,以不破坏植被生态为原则,将生产、加工、展示等功能区规划于较为平整的农田区域,将原地貌低洼地改造成供鹭鸶栖息的生态地带,将玫瑰酒庄休闲观光功能区规划于水渠地带,最大限度地利用和保护农田、村落、湿地的原生态地形地貌。
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粽子加工是那大力乍村最有传统的百年老产业。“洛基粽”,风味独特,每年外销粽子3万多个。村里房前屋后种上了粽叶,成立了粽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粽叶不仅满足村里的需要,还销往外地,发展了庭院经济。
力乍村以农家餐饮业为龙头,带动富有地方特色的儋州粽子、客家擂茶、客家米线等产业发展,启动“品黄皮、摘黄皮、农家休闲游”,搭建旅游公共线路,变成集农业观光、乡村休闲游为一体,建设城乡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那大镇坚持“不砍树、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镇化”的发展理念,让农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更为重要的是外出务工的村民以乡情为纽带,用学识专长、创业经验反哺桑梓,建设美丽乡村,这种奋发图强、自强不息的精神,基层党建的战斗堡垒作用功不可没。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把农村建成农民幸福生活的家园和市民旅游休闲的乐园。那大“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但改善了农村的生态与景观,还打造出自己的农产品品牌,带动了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出一条创新的发展道路。(记者夏佟 通讯员王秀玲 编辑朱建花)
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网站地图]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电脑版|手机版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ICP备10200120号-6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