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08 08:23
根据海南省总工会《关于推荐评选2025年海南省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的通知》(琼工办发〔2025〕44号)文件精神,我市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和推荐程序,经基层工会民主推荐、市总工会初审、市总工会党组研究讨论通过,现将我市2025年海南省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推荐对象情况公示如下:
一、海南省五一劳动奖状推荐对象
(一)国投洋浦港有限公司,国有企业,现有职工645人,成立于1997年6月。国投洋浦港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港口发展、粮食安全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发挥央企带动作用,融入海南自贸港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10万吨粮油码头项目开工,建成中储粮粮食储备项目,成为海南省重要粮食进口港。
坚持创新驱动,共有2个省级创新工作室,获11项专利、39项科技创新成果,节约资金323万元。大力推进智慧港口建设,与海关等建立数字化对接,提升贸易与通关便利化。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实现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区域绿色照明覆盖率超80%。
2024年货物吞吐量创新高,近三年累计产值10亿元,纳税2亿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大环保、创新等资金投入,承办协办省市级技能竞赛5次,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培养高技能人才,打造优质职工之家,荣获“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称号。
(二)海南椰容实业有限公司,非公有制,现有职工42人。
椰容公司作为非公有制企业,始终坚守食品安全底线,以研发健康、优质的椰汁产品为己任。面对行业乱象,公司深入调研,确立三大发展方向:一是严控品质,采用真材实料,杜绝香精、防腐剂,确保全流程安全;二是创新工艺,突破传统椰汁奶味过重等问题,打造生榨新鲜、原汁原味的口感;三是优化包装,推出多款时尚瓶型,满足市场需求。
核心产品“椰容牌椰汁”传承海南现磨现榨工艺,保留天然营养,成为无添加健康饮品的代表。产品上市后广受认可,近三年产值达3090.5万元,纳税79.74万元。公司先后通过ISO9001认证,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等荣誉,拥有12项专利,并荣获2025年省“光彩事业贡献奖”。
未来,椰容公司将继续秉持“质量第一,天然美味”的理念,为消费者提供健康饮品,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三)儋州文旅公交巴士服务有限公司,国有企业,现有职工244人。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进程中,以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投入169辆公交车、250名一线员工扎根城市交通服务,践行“车轮滚到哪里,服务延伸到哪里”的承诺,为自贸港建设注入交通动能。
在民生出行领域,公司优化14条线路构建“三横五纵”网络,开通7条敬老专线、24条助学专线,年服务老年及学生群体超300万人次;实现新能源车100%覆盖,年减碳4700吨,公交分担率提升至38%;依托智能调度系统年均减少晚点200余起,APP查询服务超11万次,群众满意度达90%。
安全保障方面,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年培训驾驶员8600人次,保持连续11年无重大事故纪录,荣获全国“安康杯”优胜单位等称号。
社会担当上,十年“爱心送考”服务考生8万人次,保障马拉松等赛事运输超10万人次,疫情期间出动车辆3695台次,获市级抗疫表彰。
党建引领成效显著,创建“党员示范岗”解决群众难题32件,被中华全国总工会等单位评为2022-2023年度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以实干彰显国企担当。
二、海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推荐对象
(一)王英,女,汉族,1981年8月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国家管网集团海南天然气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工会主席。作为国家管网集团在琼企业党委书记,王英同志以党建引领筑牢国企根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扎根基层;首创“党建+保供”模式,在台风“摩羯”抢险中带队72小时作战,实现“零事故、零断供”。
她勇担能源保供使命,破解海南“能源孤岛”难题。建成全国首个多功能天然气枢纽港,投产以来供气量占全省消费90%以上,清洁能源发电占比超80%;2023年国际转运量全球前十,2024年单日外输量达995万方。主导数字化转型,实现安全运行3996天,获11项国家专利,公司被评为“数字化转型标杆站队”。
服务国家战略,她依托自贸港政策首创能源全链条服务模式,三年带动贸易额约154亿元,吸引托克等国际巨头落户。践行“双碳”目标,减排二氧化碳3885吨,投苗26万尾修复生态。推行“党委书记接待日”解决职工诉求47项,培养全国技术能手2人,团队获儋州产改试点。
她坚守廉洁“三不”原则,干部职工连续三年零违纪,被职工誉为“贴心人”,彰显了新时代国企党员干部的担当本色。
(二)彭顶珊,男,汉族,1970年12月生,大专学历,群众,现任儋州市美食行业协会研发部部长。自1988年投身烹饪行业,深耕三十余载,2018年获“中国烹饪大师”称号,2023年受聘为“东坡美食文化荟特邀演绎名厨”。
他专注琼菜传承,深耕儋州东坡美食文化挖掘与创新,2024年成为“东坡玉糁羹烹制技艺”首批非遗传承人,获“东坡美食文化传承名厨”称号,同年受聘为省级琼菜烹饪赛事裁判员。
作为中式烹调高级技师,他重视技艺传承,2025年创建的“彭顶珊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获评市级工作室,成为培养烹饪人才、推动琼菜及东坡美食创新的平台。工作室已研发推广新派琼菜及东坡主题菜品60余种,被儋州近70余家酒店受益及推广。2023年至今为儋州餐饮行业创收近130万元,助力旅游业发展,为东坡美食文化的保护与发扬贡献显著。
(三)章文波,男,汉族,1990年2月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任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自2013年7月入职以来,他扎根公路桥梁、市政工程、房屋建筑、供水处理等领域项目管理一线,助力公司荣获儋州市人社局“零欠薪示范企业”、海南省“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企业”、省残疾人基金会“爱心善举企业”等称号。
技术创新与项目创优中,他深耕钻研,牵头取得多项省部级QC成果及工法,主持参建项目斩获海南省优质结构工程奖、“绿岛杯”、中交一公局优质工程、中交集团优质工程及优秀项目经理部等荣誉,还积极参与建筑业协会危大方案、工法及新技术示范工程评审。
2023年“0906摩羯”台风灾害期间,他第一时间组建20余人的党员及青年突击队,连续两天奋战救灾一线,完成20公里县道清障,保障交通畅通。
其主持的儋州一体化供水项目,解决了北部片区千年饮用地下水难题;洋浦沥青站服务儋洋片区40余个项目建设。此外,他主持参建的六大工程覆盖儋州16个乡镇、4个国营农场,总里程约1265.1公里,586个项目均竣工验收并移交资料,成功承办交通部观摩会,以实干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四)王诒珉,男,汉族,1986年7月生,本科学历,群众,现任有声(儋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他深耕果酒酿造领域,从十多平米制作间起步,专注高品质果酒研发生产,推出芒果酒、木瓜酒等特色品种,依托网络渠道销往全国,获评“新时代的创业者”,事迹被《今日儋州》报道,还当选海南省工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
其组织协调能力突出,2018年在市总工会指导下,带领2016级求学圆梦大专班取得全省高通过率,组织同学参与职工运动会并协助监考;2019年组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覆盖16个乡镇等共410人,破解技术瓶颈,同年组织90人创业培训并指导学员注册营业执照;2023年作为海口市退役军人事务中心儋州培训点运营负责人,开设直播间培训退役军人;2024年组织110人培训,考取网络直播销售员证书,有效助力就业创业。
个人先后获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十佳大学生”、海南省总工会“海南省最美农民工”、儋州市人社局“农民工创业典型”等荣誉,目前正推进事业扩规与自我提升,力争更大突破。
(五)陈武,男,汉族,1994年4月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任洋浦经济开发区消防救援支队高级装备维护员。他怀揣凌云壮志,不甘于平凡生活,毅然放弃高薪的汽修厂领班工作,投身“火焰蓝”队伍,完成了从地方“汽修员”到专业“消防员”的蜕变。
立足实战需求,他以刻苦钻研精神锤炼“消防工匠”本领,牵头成立陈武创新工作室。多年来,累计对120余件日常装备开展系统研究,论证500余种器材装备升级方案,撰写研究手稿10万余字,成功研发革新装备器材10余项,获国家级发明专利9项,为消防装备效能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他开历史先河创立“护航团队”,组建护航维修装备分队,带领5名消防队员深耕装备保障领域。团队先后开展装备巡检48次,组织车辆装备培训12次,抢修各式零部件上百件,累计节省维修费用超100万元,更建立健全装备自主维护保养体系,为消防救援工作筑牢装备安全防线。
(六)刘美妗,女,汉族,1992年6月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儋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她深耕职业教育领域,凭借精湛技艺与育人初心屡获殊荣,既是“南海工匠”“乡村工匠”“海南省高层次人才”“海南省教学能手”“海南省技术能手”,也是服装制版师高级技师、黎锦制作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同时担任全国应用型人才双师型导师及省、全国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在技能传承与竞赛指导中,她成果丰硕:带领学生在省级技能大赛中斩获12金14银3铜1优胜奖,在全国大赛中夺得3金5银8铜1优秀奖,个人多次获评省、全国优秀指导教师;个人参赛亦成绩斐然,获国家级1金2银3铜1优胜奖1优秀奖、省级3金4银2铜。此外,她参与省级精品课程《服装结构制图》建设,3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1次获“优秀党员”称号。
疫情期间,她主动请缨成为2022年儋州抗疫志愿者,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获评那大镇群英社区“最美志愿者”,在专业深耕与社会奉献中,充分展现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的良好风貌。
三、海南省工人先锋号推荐对象
(一)国家管网集团海南天然气有限公司技术维修部仪表检修班组,国有企业班组,成员7人。该班组以“建功自贸港、奋进新时代”为使命,工作成效显著,在技术创新与质量管理领域屡获认可。
班组坚持以党的理论武装头脑,落实决策部署,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创新构建“三化四精”运维模式,攻克多项行业难题,建立高效应急响应机制;引领智能变革,首创“一键启停”等技术,构建智能巡检体系与数字孪生生态,参编多项行业标准。
秉持创新驱动理念,实施多项技改创效项目,推进关键设备国产化替代,搭建创新平台,培养专业人才;推行“1+1+2”师带徒模式,传承技术,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团队先后获2023年海南省质量管理应用工具大赛二等奖、第六届“绽放杯”5G应用全国赛优秀奖;2024年再度斩获省质量管理应用工具大赛二等奖,12月获评省职工创新工作室,获第七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标杆赛金奖。班组将持续弘扬工匠精神,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及绿色智慧能源基地打造贡献力量。
(二)京博(海南)新材料有限公司沥青基新材料研究所,私营企业部门,成员7人。沥青基新材料研究所团队依托国内唯一省级沥青基新材料重点实验室,以“突破前沿、协同融创”为使命,深度聚焦热带绿色低碳技术,成果斐然。
在绿色技术领域,团队成功研发低排放沥青,有效抑制VOCs生成,排放量较国标一级降低60%,该成果已应用于省道S291改建工程,有力推动道路建设的环保升级。
科研平台搭建上,2024年获批儋州市沥青基新材料重点实验室,2025年获批海南省沥青基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围绕“绿色-低碳-耐久-再生”开展全产业链研究,夯实科研根基。
在技术品牌打造方面,团队亮相自贸港双碳大会,举办中越技术论坛,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绿色升级,提升行业影响力。
人才培育进程中,聘任6位权威专家,联合长安大学等高校培养硕博13人,开展改性沥青PG分级等专项培训,强化产学研融合。
近三年,团队承担省级项目1项,申请专利6项,参编国标1项,荣获多项荣誉,如被评为最佳知识奉献团队、最佳创新团队等。未来,团队将持续奋进,赋能海南自贸港与东南亚高温高湿地区道路建设。
(三)国投(洋浦)油气储运有限公司生产作业部四班,国有企业班组,成员18人。国投(洋浦)油气储运有限公司生产作业部四班是一支作风硬朗、业绩突出的先锋团队,始终以安全生产为核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实现连续3610天安全生产零事故,成功处置火情、管线憋压、系统中断等突发险情9起,彰显卓越应急处置能力。
生产运营中,团队效率显著,2025年上半年船舶接卸率和吞吐量较2024年大幅提升,展现高效运营水平。注重人才培养,锻造技术精湛队伍,先后培养工程师1名、高级工1名,1名成员获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奖项,向集团输送4名生产管理序列核心人才。
团队管理规范、团结奉献,以强大执行力和凝聚力成为生产一线标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渔船沉没事件中迅速救援,成功救起全部落水人员并提供全方位救助,尽显国企员工担当。凭借实干创新、奋勇争先的精神,生动诠释新时代产业工人先锋力量,先后于2023年10月、2024年10月两度被国投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授予“标杆班组”称号。
(四)海南华金钢构有限公司下料班组,非公企业班组,成员8人。该团队以技术革新为抓手,推动生产效能与绿色发展双提升。引进先进激光切割设备替代传统方式,杜绝烟雾灰尘,践行节能减排。下料效率显著提高,每日可切割15-20张板料,节省工期75天;小件钢材利用率从90%升至95%,年多利用钢材1126吨,节约成本450万元,人力成本与电费也大幅降低。
同时,科学制定下料方案,引入智能排版软件,优化工艺使切割面更光滑,消除焊接隐患,钢材利用率提至97.3%,生产效率提升超50%。自主研发自动化生产线,将构件精度误差控制在±0.5mm内,保障安全。团队通过经验交流提升技能,高效解决技术难题,凝聚力突出。
团队先后获多项荣誉:2023年6月被华金钢构有限公司授予“疫情防控先锋班组”;2025年2月获“2025年度先进工作者”称号,4月获评“技术革新及节能标兵”,5月被授予“文明工区”,以实干彰显班组实力与担当。
(五)儋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海南12345热线儋州市分平台,事业单位部门,成员51人。海南12345热线儋州市分平台自2016年7月运行以来,秉持“便捷、高效、规范、智慧”服务理念,创新推行“12345+网格化+直通联办”机制,构建市、镇、村三级联动体系,形成“接诉即办”“网格快办”“多项联办”的儋州模式,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通过党建引领与系统升级,平台政务效能显著提升,接通率、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等核心指标均稳定在98%以上。凭借优质服务与创新实践,平台于2024年7月获评全国“为民惠企服务精进典范”,2025年6月获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第八届政务服务博览会政务热线助力宜商环境十佳案例”,打造出具有辨识度的民生服务品牌,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了“儋洋样板”。
公示时间:2025年8月8日—8月14日。如对拟推荐对象有异议,请于公示期间通过电话、邮件、信函等方式向市总工会反映,信函以到达日邮戳为准。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请告知或签署实名并提供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0898-23800351,电子邮箱:dzsghjjb@163.com。
来访来信地址:儋州市总工会经济部(那大镇文明街工会大院一楼)。
儋州市总工会
2025年8月8日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
电脑版|手机版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ICP备10200120号-6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