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10:55
(2023年9月19日)
中共儋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曾苗:
儋州市委副秘书长祁晓炜: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在洋浦保税港区与大家见面。首先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儋州洋浦发展的媒体朋友们表示感谢。下面,就用好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打造海南自贸港“样板间”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向大家简要介绍。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是海南自由贸易港最具含金量的政策之一。自2021年7月海关总署印发《海关对洋浦保税港区加工增值货物内销税收征管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和2022年8月印发《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政策制度试点扩区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以来,在省有关部门的工作指导下,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在洋浦先行先试,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政策落地高效。组建工作专班,压茬推进各项工作。出台《工作手册》《政策指南》,安排业务骨干对企业开展全流程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店小二”式服务企业项目落地。目前,洋浦已有9家企业开展加工增值业务。
二是政策惠企红利放大。根据《暂行办法》和《实施方案》,海关对鼓励类产业企业生产的不含进口料件或含进口料件在洋浦保税港区和洋浦加工增值超过30%(含30%)的货物,经洋浦保税港区进入境内区外的,免征进口关税,照章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推进“简化企业申报”等洋浦保税港区政策措施与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叠加使用,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充分发挥政策叠加效应。截至2023年8月底,儋州市加工增值内销物品累计货值31亿元,占全省的85.9%。免征关税2.4亿元,占全省的75.4%。
三是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为促进产业集聚和多元化发展,我们积极抢抓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先行先试窗口期,大力引进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适配项目,不断推进洋浦国际健康食品港建设。加工增值产品从最初的粮油加工、玉石加工,逐步拓展到新材料制造、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目前,洋浦加工增值及国际健康食品港项目共48个,逐步形成总产值超百亿元的健康食品产业集群,为洋浦打造国际健康食品港要素集聚新高地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四是风险防控扎实有力。从严把好拟试点企业筛选关,规范业务管理,完善配套信息系统建设,实行“信用管理+联网监管”措施,建立政策终止退出机制,扎实抓好风险防控。
五是压力测试持续推进。我们把推动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落地作为落实好全岛封关运作压力测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对照政策扩区相关要求,梳理各项政策扩区试点企业申请条件和政策实施业务流程,以洋浦保税港区综合党委为纽带,各部门协同发力,高效推动“精简自动进出口许可管理”“简化企业申报”等政策扩区试点落地,为全岛封关运作压力测试积累了经验。
接下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儋州因洋浦更加开放,洋浦因儋州而更有深度”的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封关运作压力测试,持续深挖加工增值免关税等政策潜能,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为持续推动儋洋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曾苗: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加工增值免关税是最具含金量的海南自贸港政策之一,请问,洋浦保发局是如何围绕该项政策来做好服务,打造海南自贸港“样板间”的?
洋浦保税港区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洪光:
经济日报记者:
请问儋州洋浦地区加工增值业务情况如何,海关采取了哪些措施支持企业开展加工增值业务?
洋浦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黄晓华: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作为海南自贸港“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政策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海南自贸港最具含金量的政策之一。2021年7月,海关总署发布《海关对洋浦保税港区加工增值货物内销税收征管暂行办法》后,海口海关第一时间发布公告对实施进行细化,同月23日洋浦保税港区内的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率先落地首单业务;政策扩大至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外试点后,2022年12月2日,儋州洋浦又率先完成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扩区试点首单业务。今年3月份海关总署印发《洋浦保税港区政策措施(第一批)扩大至洋浦经济开发区试点实施方案》,其中对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扩区试点的条件进行了优化调整,现已有一家企业完成备案工作,即将开展业务。
截至目前,儋州洋浦共有9家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截至2023年8月底,儋州市加工增值内销货物累计货值31亿元,占全省的85.9%;免征关税2.4亿元,占全省的75.4%,内销货物共涉及食品加工、新材料制造、珠宝首饰等多个鼓励类产业领域。
为支持企业充分享受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的红利,洋浦海关“一企一策”做好通关监管各项工作,指派专员“一对一”指导企业完成产品备案、货物出区进口申报等业务流程操作,助企用好“提前申报”“汇总征税”“预检验”“分送集报”等便利化措施。一方面持续优化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ERP联网监管,深入企业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从优化产品备案、升级数据对接方式、建设企业生产过程管理模块等,对“单一窗口”公服平台加工增值系统模块多次升级优化,精简必填字段,将加工增值产品备案由逐票备案优化为按批次备案,解决了企业重点关注的填报项目多、内销备案繁杂环节多等问题;另一方面发挥“简化企业申报+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叠加优势释放惠企红利,指导企业运用“径予放行”通关模式放行的原料用于开展加工增值业务,实现通关快、关税免“双利好”。同时,我们优化原料及成品检验作业模式,不仅创新“预检验+分批核销出区”监管模式,还与地方监管部门共建食品安全协同监管机制,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实现进出境和进出区最大程度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儋州广播电视台记者:
作为政府市场化运作的招商引资服务平台,洋浦国际是如何围绕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来进行招商引资?
洋浦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健康产业部高级经理隋季凇:
中国日报记者:
澳斯卡是全国首家享受到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的企业,产能和产值不断提高,在这其中,政府部门发挥了哪些作用?截至目前,澳斯卡享受到了政策带来的哪些红利?
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又华:
感谢社会各界对澳斯卡粮油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澳斯卡项目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面向全球发布以后,首批次进驻洋浦园区的项目之一。项目落户以来,以超常规速度,6个半月建成并快速试投产。在当地政府的悉心指导下,项目通过首单加工增值政策测试,投产后产量、产值连年翻番。
在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就我们企业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和要素保障。比如,从大宗原材料进口、船舶靠泊作业,企业生产环节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要素协调、用工协调,到产成品的出区申报、销售渠道等,其中,海关为大宗加工贸易创新了一票多车、分送集报等多种模式。同时,企业在快速发展、流量做大过程中的融资行动,都得到了政府全方位“店小二”式的服务。地方政府的服务贯通了我们整个供应链、生产和流通等环节。
2021年7月,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首单落地以来,我们已累计享受加工增值减免关税两亿元左右。这项政策切实为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激发了企业的创业热情。我们对海南自贸港建设充满信心,会持续加大在海南的投入。当前项目二期建设收尾,正在规划项目三期,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为海南经济腾飞贡献企业力量。
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我们注意到,红焱食品牛肉加工项目是洋浦国际健康食品港的产业项目之一,今年投产后首批货物已顺利通关,未来公司将如何依托政策红利,有哪些发展规划?
海南红焱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大飞:
三沙卫视记者:
食品加工被认为是最适用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的产业之一,顺盈食品首单产品“肥牛砖”前几天也成功出区,请问你们未来有哪些产业布局?
海南天交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丽萍:
曾苗:
由于时间关系,现场提问环节结束。当前,儋州洋浦正在积极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不断推进加工增值免关税等海南自贸港政策持续放量,吸引更多企业落户,打造海南自贸港“样板间”,加快推进儋洋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接下来,我们还将举办推进儋洋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希望各位媒体朋友持续关注。
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网站地图]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电脑版|手机版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ICP备10200120号-6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