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7 15:00
陈燕晓代表:
您在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或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闭会期间)提出的《关于打通胸痛急救“起始第一公里”和康复管理“最后一公里”的建议》(第154号),市人大常委会交由我单位办理。我委高度重视,结合工作实际进行认真研究,提出了有关办理措施和意见。我们认为,您所提的建议对推进胸痛急救及康复管理工作很有价值。现答复如下:
一、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胸痛中心建设,不断完善胸痛急救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打通急救“起始第一公里”和康复管理“最后一公里”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为进一步提升急救能力和康复管理水平,我委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全面提升我市胸痛救治和康复管理能力。
二、具体措施
(一)将胸痛救治单元与家庭医生签约全面对接 为打通胸痛急救起始第一公里,我们将进一步推进胸痛救治单元与家庭医生签约的全面对接。一方面,建立健全急救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家庭医生能够及时获取胸痛患者的急救信息,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另一方面,加强家庭医生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提升其对胸痛患者的初步诊断和处理能力。同时,鼓励家庭医生在日常服务中,定期随访胸痛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康复管理服务,确保患者得到持续的医疗关怀。
(二)开展公益培训,提高居民急救能力 提高居民的急救能力是打通胸痛急救起始第一公里的重要举措。我们将通过以下途径开展公益培训:
1.社区培训:在全市各社区广泛开展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等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居民对胸痛的识别和初步处理能力。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作为培训基地,组织开展定期培训。
2.学校教育:将急救知识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通过课堂讲解、实操演练等方式,提高青少年的急救意识和技能。
3.宣传活动: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胸痛急救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同时,开展急救知识竞赛、公益讲座等活动,增强居民的参与感和主动性。
(三)强化医疗救治网络建设 进一步完善市、镇两级医疗救治网络,在乡镇层面,我委计划在干冲卫生院、三都卫生院、大成卫生院、中和卫生院、木棠卫生院设立急救站,确保胸痛患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除此之外,在儋洋一体化后,洋浦医院急救站纳入市公共卫生紧急救援中心统一指挥调度。洋浦医院常备救护车3辆,干冲中心卫生院、三都卫生院救护车各1辆(刚维修好),现在洋浦片区常备救护车5辆,主要负责洋浦片区的医疗救治工作。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滨海院区常备救护车1辆,负责环湾片区院前急救工作,有效解决了环湾片区医疗急救紧缺的问题。
(四)完善康复管理体系 通过建立胸痛患者康复管理档案,确保每一位患者在出院后能得到持续的康复指导和随访服务。
(五)加强社区康复资源配置 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康复设备和人员配备能力,使其能够承担起胸痛患者的康复管理工作。
(六)推广远程医疗服务 利用互联网技术,为胸痛患者提供远程康复咨询和指导,减少患者的复诊负担,提升康复管理的便捷性和实效性。
感谢您对急救和康复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儋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7月2日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
电脑版|手机版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中文域名:儋州市人民政府.政务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琼ICP备10200120号-6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