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儋州市教育局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索引号:00821967-2/2021-00010 分 类:其他/科技、教育 发文机关:儋州市教育局 成文日期:2021年01月25日 文 号:无 发布日期:2021年01月25日 时效性:儋州市教育局
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21年01月
目 录
一、基本情况
1.1规模和结构…………………………………………………2
1.2设施和设备…………………………………………………2
1.3教师队伍……………………………………………………3
二、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3
2.2就业质量……………………………………………………4
三、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布局……………………………………………………5
3.2质量保证……………………………………………………5
3.3教师培养……………………………………………………6
四、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6
4.2学生实习情况………………………………………………7
五、社会贡献
5.1人才培养……………………………………………………7
5.2社会服务……………………………………………………8
5.3对口支援……………………………………………………8
5.4服务抗疫……………………………………………………9
六、举办者履责
6.1经费…………………………………………………………9
6.2政策措施…………………………………………………10
七、特色创新…………………………………………………10
八、学校党建工作情况………………………………………11
九、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13
儋州市教育局
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20年,我市中等职业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深入落实2020年度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脱贫攻坚和为民服务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现就我市2020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基本情况
1.1规模和结构
2020年,我市职业教育总体规模稳定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全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2019年8月原儋州市中等职业卫生学校(简称儋州卫校)并入儋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形成“一校两区”的校园格局,学校总占地约40.5亩(其中一校区为34.4亩),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现有固定资产总值1.86亿元(不含儋州卫校)。现有教职工219人,现有中职在校生2926人。
1.2设施和设备
我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3295.14万元,生均7.96万元。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20年度生均校内实训工位3.9个,上年度生均校内实训工位3.8个;纸质图书共计4.45万册,生均纸质图书15.04册,另有电子图书17万册,生均电子图书57.45册。全市各中职学校生均实习实训工位数不同程度增长,教育教学条件得到有效保障。
1.3教师队伍
我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现有在籍学生人数为2926人,专兼职教师158人,生师比19:1;专任教师154人,兼职教师4人,兼职教师占专任教师比率2.6%;双师型教师50人,占专任教师比率32.5%;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131人,占85.1%;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9人,占5.8%;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1人,占13.6%;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技能证书的73人,占47.4%;省级骨干教师4人。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高尚的道德影响学生,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传承精湛技艺,造就创新人才,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2020年我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良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目、入耳、入心”思想教育活动为切入点,以开展集训、班级文艺比赛、趣味运动会、元旦游园活动、迎新晚会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体活动为载体,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活动,提高学生文化涵养。以开展各类法制安全教育活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地震安全演练、禁毒宣传教育、吸烟有害健康教育、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预防肺结核教育、病媒防治教育、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教育,法制宣传教育。有效促进学生懂法、用法、守法意识养成,学生素质全方位提升,思想政治理念及价值全向均积极向上。2020年度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化课合格率为88.6%、专业技能合格率为85.3%、体质测评合格率为88.00%、毕业率93%。2020年,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在海南省中职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7个,二等奖14个,三等奖6个,奖项总数37个。学生精神面貌良好,无违法犯罪现象出现,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
2.2就业质量
我市中等职业学校2019年毕业生总人数为716人,就业人数为690人,就业率为96.4%,对口就业率为85.9%,初次就业起薪2180元,升入高等教育59人;2020年毕业生总人数为805人,就业人数为796人,就业率为93%,对口就业率为89.7%,初次就业起薪2230元,升入高等教育46人,较去年升入高等院校少13人。
2020年专业就业率:一是农林牧渔类就业19人,占就业学生数的2.5%;二是加工制造类就业26人,占就业学生人数的3.7%;三是轻纺食品类就业49人,占就业学生人数的6.5%;四是交通运输类就业145人,占就业学生人数的19.3%;五是信息技术类就业93人,占就业学生人数的12.4%;六是旅游服务类就业210人,占就业学生人数的28.0%;七是生活服务类就业101人,占就业学生人数的13.5%;八是医药卫生类就业54人,占就业学生人数的7.2%;九是文化艺术类就业44人,占就业学生人数的5.9%。
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流向:我市中等职业学校2020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海南、上海、福建,其余安排在深圳、广州、佛山一带。其中,海南地区就业612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81.6%;上海就业47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6.3%;深圳地区就业21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2.8%;福建地区就业72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9.6%;佛山地区就业39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5.2%。
变化趋势:从2020我市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1.毕业人数比去年多119人;2.由于受今年疫情的影响,学生的就业工资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平均2230元/月;3.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学校拓宽就业局面,稳定就业率,学生、家长满意度明显提高;4.为了更好服务本省及当地企业,2020年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海南本省工作人数为612人,占就业人数的81.6%。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布局
为适应海南省“十二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我市中等职业学校适时更新专业设置以符合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对应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我校烹饪、酒店、美容、美发等专业;对应互联网产业,建成信息技术专业群,在儋州市农产品营销行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以适应需求;对应热带特色高效农业,重新定位市级重点专业烟草生产与加工专业;对应旅游产业,加强建设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等专业。新增幼儿保育、服装与服饰设计、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及电气技术应用等4个专业“3+2大专班”。
我市中等职业学校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跟社会需求,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学分制改革,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开足开齐文化课,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工学结合,合理增加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能力的课程学时。通过修订使全校各专业课程设置更加优化,专业特色更加鲜明。
3.2质量保证
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素质为本位,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开展技能大赛系列活动和德育系列活动,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狠抓教育教学和实习实训,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改变过去专业培养目标缺乏清晰定位或过于宽泛的做法,结合行业职业能力要求和职业标准及海南经济发展需求,进行充分的行业企业调研、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针对职业岗位(群),对全校各专业职业岗位进行仔细分析,准确确定各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工学结合,适当减少课堂教学学时,合理增加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能力的课程学时。通过修订使全校各专业课程设置更加优化,专业特色更加鲜明。努力实现专业教育与职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执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使专业建设更贴近行业发展,提升行业服务能力。
3.3教师培养
我市中等职业学校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保障经费,创新形式,师资队伍建设收到良好效果,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模式开展教师培训工作,2020年市中等职业学校共选送骨干教师外出培训119人次,其中国培13人次,省培45人次,线上培训59人次,行业培训2人次。通过制度规范教师参加培训活动,提高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我市中职学校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采取校企合作、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形式,加强校企互动和交流,不断拓宽校企、校校合作渠道,面向企业和市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与42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安排学生到82家企业实习,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体系和标准、共建教师队伍、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共同帮助学生就业,为企业输送技术人才。到目前为止,建立校外教师培训基地18个。一年来,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开办了“儋州教育服装”订单班、汽车美容创业班,新增了一些合作企业,一是新增校外实训基地,如:海口金棕榈养生馆及海南美妆连锁;二是烟草、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中餐烹饪等专业定期到海南建恒哈瓦那雪茄有限公司、儋州福朋喜来登酒店、三亚海棠湾仁恒皇冠假日度假酒店、佛山顺德矢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晋江劲霸男装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进行见习、实习;三是企业高管到学校授课、岗前培训,如:海南省红妆公司海南红瑞医疗美容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每周都会选派技师或高管到市中等职业学校对师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企业的技术能手真正的走入了课堂。
4.2学生实习情况
2020年我市中等职业学校认真学习与领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及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等有关文件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与执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2020年,我市中等职业学校以统筹安排及自主实习方式安排2018级644名学生到省内外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学生实习专业对口率96%,合作企业正规合法。
深受疫情影响,2020年我市中等职业学校的实习就业工作形势非常严竣。但市中等职业学校克服种种困难,顺利完成18级学生的实习就业工作。2020年市中等职业学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实习就业指导思想,在实习就业安排上做到“三个优先”,即省内优先、专业对口优先、优秀学生优先。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围绕地方经济和行业产业的发展,一是积极承办省市级技能大赛,2020年承办海南省中职院校技能大赛(儋州赛区)教师比赛,全省16所学校44名教师参加此次比赛;承办海南省中职院校技能大赛(儋州赛区)学生比赛,全省23所学校181名学生参加此次比赛,服务效能高;二是向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815人,就业率高达96%,对口就业率为89.7%,为社会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人才支持,用人单位满意度为96.6%。
5.2社会服务
2020年,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利用自身良好的设备及师资资源,大力支持、配合市各级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社会服务工作。一是积极参与团市委“助力扶贫攻坚战、慰问抗疫医护人员”活动,把扶贫产品黑冬瓜采摘并送到医护人员的手中;二是根据“一创两建”指挥部的要求坚持做好疫情防控“四爱”活动;三是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包括培训全体志愿者,了解垃圾为何要分、依何来分、如何来分等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活动期间,志愿者每天下午放学,在学校分类垃圾桶旁,指导监督学生正确投放垃圾,从源头上提高学生垃圾分类意识。四是积极配合市“一创两建”指挥部,创“文”期间开展一创两建交通劝导志愿服务工作,为我市争创文明城市贡献力量;五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儋州国际马拉松志愿服务活动,为共建美好新儋州贡献一份力量。六是组织护理专业师生进社区开展义诊活动,介绍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等方面知识发挥职业特长服务于民。此外,我市中等职业学校还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鼓励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积极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提高自身科研水平。
5.3对口支援
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脱贫攻坚文件和2018年6月12日市委袁光平书记在全市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我市中等职业学校领导班子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选派王国军等11名中层干部和优秀教师参与全市扶贫工作。2019年学校投入扶贫资金75000元,用于解决和庆镇拱教村、美万村、文卷村和美万新村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及产业帮扶问题。2020年我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参与扶贫支援工作,购买扶贫产品合计:18000元。
5.4服务抗疫
1.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成立由吴昊副校长任组长、罗春祥副校长任副组长,王国军、董世杰、李明、王亚明、叶留俊、冯义夫、田亮东、陈平、麦浪杰、李元菊及各班主任为成员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2.搞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
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将上级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及有关防控知识,不断的通过学校电子荧屏(滚动播放)、微信号、家长群、教工群、电话和致师生家长一封信等方式,教育引导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家长全面学习掌握疫情防控知识,了解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增强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消除恐慌情绪,努力使大家成为疫情防控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3.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为确保我市中等职业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能顺利开学,市中等职业学校为全体师生购买口罩、消毒液及手套等防控物资。经费为:35000元。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
我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全年收支:收入 5116 万元,支出6559.34 万元。政策性经费:主要是免学费、助学金补助和省政府奖学金,该资金由财政按照在校学生及专业情况全额核拨,2020年中职免学费、助学金补助和省政府奖学金财政拨款840.98 万元,生均拨款502.38元。项目投入:2020年项目资金财政拨款 140.3万元。
6.2政策措施
我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为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学校管理工作。在上级人事主管部门核定的编制范围内,根据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校长确定聘用教师的数量及专业。为促进教师成长,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制定教师职务晋升量化细则及年度考核量化办法,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7、特色创新
案例一:推行信息化建设管理,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我市中等职业学校为提高信息化水平,引入EIC智慧校园系统,努力打造“四三二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即构建了组织体系、目标体系、标准体系、内控体系四大体系;强化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三大层面建设;形成了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两大实时动态管理系统;搭建了一个EIC智慧校园信息化平台,从而力求打造具有儋州职校特色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信息化管理平台成功完成了教学与学生的两大动态管理系统,实施质量监控预警功能,实施监控教学和学生管理情况,做到教育教学和管理一体化。同时,学校进入超星教学平台,提倡教师将微课、翻转课堂、云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整合应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案例二:“专业基地化、基地产业化、学校工厂化”的办学特色
我市中等职业学校积极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模式,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树立创新创业典范。着力打造“专业基地化、基地产业化、学校工厂化”的办学特色。一是以服装专业为试点,大胆探索和推行“引厂入校”及创办与专业相对接的校办企业相结合的模式,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走在全省市县职校的前列。目前,市中等职业学校引进儋州教育服装厂,实现了服装专业的“学校与工厂合一,学生与员工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以汽修专业为试点,加强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与海南小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开办“小松班”,根据协议约定,校企合作双方将以资源共享和订单培养的模式共同承担小松班的教学任务,做到了学校培养人才与企业的真正对接。三是以美容美发专业为试点,大力加大创新创业力度,鼓励优秀毕业生自主创业。
8、学校党建工作情况
一年来,我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领导班子谋划部署,有计划开展年度党建工作。
1.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履行党建工作主责主业,贯彻落实各项党内法规,依法依规开展党建工作。严格执行党支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充分发挥党支部核心引领作用。每月召开至少一次支委会议,研究部署党建工作。坚持每月28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或学习。
2.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党支部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党员干部思想建设,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儋州市教育系统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实施方案》,重温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视察海南时的重要讲话和“4.13”、“11.5”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12号文件等,重点把握领会国发34号文件精神,重点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同时,围绕“立德树人”要求,组织德育工作专题研讨,搭脉诊断,给出处方,明确德育工作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
3.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我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党支部现有党员60名,下设4个党小组。2018年9月完成换届选举工作,支部委员会设书记1名(书记、校长“一肩挑”)、副书记1名,委员2人。2019年3月陈晖阳校长调离,2020年11月,吴鹏校长调入,支委班子正在组建完善。
根据党章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有关规定,以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共儋州市教育局委员会关于印发<儋州市教育系统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我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党支部决定,以支部班子、各科室及系(部)负责人为重点,在全校党员中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学校实施方案并认真贯彻落实。根据中共儋州市委组织部《关于召开2020年度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的通知》(儋组通〔2020〕72号)要求,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开好一年一度的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突出政治纪律性。实施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落实基层党建重点任务。
规范党费收缴。按照《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中组发〔2008〕3号)和省委组织部印发的《关于明确党费收缴工作中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琼组通〔2008〕55号)、《海南省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实施细则》(琼组通〔2008〕210号)等文件, 2020年度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严格规范落实党费收缴工作,公示收缴规定及收缴标准,上缴市直机关工委,做好《党费登记册》登记工作,共计20607元。
9、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我市职业教育虽然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由于历史、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特别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依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
(一)主要问题
一是校园面积过于狭小严重影响学校发展;二是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的体制机制不够灵活,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成才的制度环境不够完善,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还不能充分调动。
(二)改进措施
针对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市将从以下几方面提升市中等职业学校整体建设发展水平。
1.争取新校区建设。我市中等职业学校现有校园面积小,无法满足学校不断扩大学位的需要,严重制约市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下一步将积极向市委市政府申请争取新校区。
2.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在现有信息化校园建设的基础上,学校注重顶层设计,整体规划,打造一个“智能感知、服务创新、协同工作”的全新校园,构建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一体,集智能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生活为一体的数字化校园。
3.加快产教深度融合平台建设工程。采取多种措施吸引、鼓励、支持企业参与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构建具有实践教学、实训模块开发、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能竞赛、企业岗位培训等多重功能的高水平实训平台。建成一批校企合作技术研发中心,建成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形成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方联动”的实训平台多元化建设格局,推进校企共建共享机制的形成。
儋州市教育局
2021年1月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儋州市人民政府网”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版权所有:儋州市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儋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儋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 开发维护:海南信息岛技术服务中心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98-23335533、0898-12345 联系邮箱:dzxxzx1809@163.com
琼公网安备 4690030200000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90030002 琼ICP备10200120号-6